患了關節炎 做做水中運動
炎炎夏日, 關節炎患者可以嘗試國外流行的新型運動治療——水中運動。 水中運動是一種對關節炎患者非常有益和愉悅的運動形式, 而溫水可以提供浮力和熱量作為支援, 對患者全身關節施以積極的影響。
水中運動主要有以下優點:
1.水的浮力支撐著人體的重量, 可大大減輕關節的負擔, 並將可能的疼痛降到最低。
2.水中鍛煉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平衡能力和增加關節活動度。
3.溫水池對於關節炎患者是一種很好的熱療方式, 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 但過熱的水溫是不安全的, 通常28℃~31℃的水溫最舒適。
4.在溫水中浸泡可使肌肉充分放鬆, 從而使鍛煉變得更容易進行, 鍛煉過程更加舒適愉悅。
5.人在水中所承受的阻力是空氣中的12倍, 所以水中運動對於肌肉力量的訓練更加高效, 運動燃燒的熱量更多。
浸泡時間取決於水溫和個體對熱的耐受性。 新接觸水中運動的患者應該輕度改變水溫和在水中停留時間, 直到能夠確定最適宜自己的程度;慢慢開始, 並逐漸延長水療的時間。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在水中的浸泡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
水中運動時建議遵守以下原則:
1.將要鍛煉的身體部位完全沒入水中, 慢慢地開始, 輕輕地移動身體部位, 不要過度運動。
2.開始和結束時採用簡單的鍛煉方式。
3.盡可能充分鍛煉, 但不要勉強;如果遇到任何突發或加劇的疼痛,
4.運動動作做3~8次重複。
5.運動後出現持續兩個小時以上的疼痛, 表明運動過度, 下次運動時應調整強度和時間。
6.伴有嚴重關節損傷或已進行過關節置換的患者, 在做下列任何練習前, 應先諮詢醫生。
科學的運動療法可幫助關節炎患者緩解疼痛, 改善功能, 延緩病情的發展。 下面針對不同部位, 介紹幾類水中鍛煉方法, 患者可以結合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進行鍛煉。
肩
前臂伸展(屈曲):盡可能抬高一側或兩側手臂向前和向上。 如果一隻手臂非常虛弱, 可以用另一隻手臂幫助。
手臂側伸展(外展):慢慢抬起兩隻手臂, 到肩關節水準, 保持手掌向下;然後放下手臂。
手臂畫圈:雙臂前舉至水平面下幾釐米,
肘
肘部彎曲(屈曲/伸展):彎曲肘部至拇指到肩水準, 無須觸碰肩部;放鬆肘部並沿體側放下。
肘部彎曲旋轉(合併動作):轉動手臂, 直到手掌朝前;彎曲肘部, 直到指尖碰到肩膀。 放鬆並伸直肘部至手掌朝下。
腕
旋轉手腕(旋後/旋前):手掌先朝天, 然後向下轉動至手掌面向池底。
彎曲手腕(屈曲/伸展):前後彎曲手腕。
指
對指姿勢:用左手拇指的指尖輕觸其他手指的尖端, 形成圓形;右手動作相同, 可同時運動雙手拇指。
手指彎曲(屈曲/伸展):握拳, 然後伸直。
拇指畫圈:用拇指環繞畫圈。
踝
腳踝屈伸:坐姿, 保證背部足夠支撐, 慢慢伸直膝關節。 在保持膝關節伸直的同時, 彎曲腳踝伸直腳趾, 再反向彎曲腳趾指向上。
腳趾屈曲(屈曲/伸展):捲曲右腳趾, 再復原;用左腳重複。
踝關節環轉(背屈/蹠屈和內翻/外翻):坐姿, 背部支撐並慢慢伸直膝關節。 在保持膝關節伸直的同時, 以腳踝為中心向內環轉;然後以相反的方向重複環轉。 用另一隻腳重複。
膝
膝關節彎曲(屈曲/伸展):慢慢抬起一隻腳, 直到伸直膝關節, 持續3秒。
膝伸直髖外展:坐在座位的邊緣, 伸直一側膝關節。 保持伸直的同時, 緩慢將腿移動到一側, 持續3秒鐘, 然後將其移回中央, 另一條腿重複動作。
抬膝(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伸展):後背或身體左側靠泳池壁,
小腿伸展:左手扶泳池壁, 以保持平衡;上身直立, 兩腿前後分開, 左腿向前;保持身體挺直, 慢慢向前傾, 讓左膝彎曲, 右膝挺直, 腳跟不離開地面。 保持5秒, 對側重複動作。
髖
抬膝關節至胸部(合併拉伸):坐直, 抬起一側膝關節, 抱至胸部, 雙手放在大腿下或膝蓋上以協助伸展。
腿部擺動(髖部屈曲/伸展):左腿外側貼泳池壁站立, 左手扶池邊以保持平衡;膝關節伸直, 慢慢抬起右腿到一個舒適的高度, 堅持5秒鐘, 然後慢慢地向後擺動腿。 運動僅限髖關節, 而非移動腰部或頸部, 始終保持上身平直。 左腿重複動作。
側方抬腿(髖關節外展和內收):左手扶池壁以取得平衡,
水中步行:在泳池中正常直行或繞圈。 水中行走時注意擺動手臂。
側屈(屈曲):將手放在髖部, 不要移動雙腳, 向右側緩慢彎曲;然後返回到起始位置, 再向左彎曲, 不要扭動或轉動軀幹。 手臂可懸垂於體側, 當向右傾斜時, 請讓右手滑向大腿;左側重複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