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質真存在酸堿性嗎?
最近, 互聯網上流傳著一則“酸性體質猛于虎”的段子。 段子稱, 曾任臺灣前馬偕醫院院長呂革令博士經臨床實驗發現, 酸性體質更容易患癌, 癌癥病人血液檢查的結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應。 而弱堿性體質則是健康的, 在弱堿狀態下, 癌細胞無法生長甚至無法生存。 因此, 呂革令給出的防癌建議是, 少吃酸性食物, 多吃堿性食物, 將酸性體質調養成堿性體質。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 pH值是判斷酸堿性的標準。 pH值一般在0—14之間, 當pH值為7時, 是中性;小于7時為酸性, 值越小, 酸性越強;大于7時為堿性, 值越大, 堿性越強。
人體血液pH值呈弱堿性
張先生從淘寶網上買了一只托瑪琳杯, 他說自己是看中了此款杯子的廣告語——“15分鐘便可將倒入水杯中的普通飲用水轉變成為弱堿性水”。 張先生說:“聽說弱堿性水對人體健康有益, 我工作繁忙, 很難抽出時間鍛煉, 指望著多喝弱堿性水來調養身體。 ”
王女士最近正在嚴格執行一套“堿性食物搭配法”, 只吃水果蔬菜, 堅決杜絕肉、蛋、奶等高蛋白含量食物。 王女士說:“夏天到了, 我想通過調整飲食結構瘦下來, 最好形成易瘦體質, 聽說堿性體質就是易瘦體質, 所以我只吃水果蔬菜這些堿性的食物。 ”
像張先生和王女士一樣相信“酸堿性體質”說法的不在少數,
其實, 人體血液的pH值一般維持在7.35—7.45之間, 呈弱堿性。 如果血液pH值低于7.35, 人體細胞將無法完成生理功能, 結果是導致“酸中毒”, 而不是簡單的“酸性體質”。
人體會自動調節酸堿平衡
筆者以“酸性體質”做關鍵詞, 查閱醫學文獻, 結果一無所獲。 筆者又以“呂革令”做關鍵詞, 查閱期刊文獻, 只找到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酸性體質與癌有緣》, 文章內容是臺北一位年輕的張先生不幸患了癌癥, 肺部長了如小孩拳頭一般大小的腫瘤, 后來聽從臺灣馬偕醫院前任院長呂革令博士建議,
反偽打假斗士方舟子早在2010年就對酸堿性體質這一說法打過假, 他在《騙人的“酸性體質學說”》一文中指出, “酸性體質學說是一種騙人的偽科學說, 如果相信了它去購買‘排酸’保健品, 那是在浪費金錢, 如果根據它來指導飲食, 反而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
按照酸堿度, 確實可以將食物劃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 但這樣的劃分沒有意義。 方舟子指出, 無論是什么食物, 吃到胃里都變成了“酸性食物”。 胃酸是強酸性, pH值可低到1—2, 在它的作用下, 食物都成了酸性。 食物從胃進入腸道, 被堿性的腸液中和, 又成了“堿性食物”。 所以, 吃下去的食物,
至于人體體質的酸堿性, 方舟子指出, “人體會自動調節酸堿平衡。 ”如果膳食中蛋白質攝入過多, 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在血液中累積, 有可能讓血液變酸性, 這時, 鈣會從骨質中釋放出來中和它們。 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被送到血液中形成碳酸, 但人體可以通過呼吸不停地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盡管酸堿性體質學說早已被打了假, 但在互聯網上依舊傳得紅紅火火。 在微博和人人網這些社交網站上, “酸堿性體質”段子隔三差五就被分享轉載, 使一些人信以為真。
酸中毒≠酸性體質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 人體血液的pH值精確保持在7.35—7.45之間,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顧中一在果殼網上撰文指出, “酸性體質”其實是偷換了“酸中毒”概念。 臨床上確實有酸中毒發生, 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癥酸中毒等, 但這些都是由于服用了某種藥, 或者是患了某種疾病才出現的, 如腹瀉、腎衰竭、脫水等。 換言之, 是先得了病, 才出現的酸中毒, 而不是酸性體質導致了疾病。
互聯網上流傳的段子聲稱:相當一部分人屬于“酸性體質”, 表現為新陳代謝緩慢、易疲勞、情緒不穩定、肥胖等等。 其實, 這些所謂的“酸性體質癥狀”都是亞健康的表現。
《科技日報》20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