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老是低燒怎麼回事

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 出現發燒症狀也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 但是孩子如果長期低燒不退, 那就說明孩子存在著一定的身體問題了, 比如說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等疾病, 都會導致孩子出現低燒的症狀。 當然, 一些非疾病的因素, 比如說溫度過高、水分攝入不足、房間空氣不流通等, 也會造成孩子低燒!

一、小孩子經常發燒是怎麼回事

1、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 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 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2、疾病因素:

(1)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 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

所以新生兒發燒時, 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 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 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 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二、小孩經常發燒怎麼辦?

以下是針對三類發燒情況的三種應對方法:

1、體溫38℃以下首選物理降溫進行干預

發燒是小孩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 對於發燒的處理大體可以分為“物理處理”和“藥物處理”, 通常來說, 當小孩體溫低於38℃時不需要採用藥物處理,

而是選擇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即可。 例如貼退熱貼、多喝水、洗溫水澡等方式都有助於體溫的降低。

2、嬰幼兒體溫38.5℃以上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已經超過38.5℃時, 爸媽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做出及時的反應。 對於嬰幼兒來說, 當其體溫超過38.5℃時, 需要給予藥物治療。 中藥的話可以選擇柴胡或羚羊角等, 西藥的話可以選擇百服寧、泰諾或者美林等。

3、體溫39℃以上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當孩子體溫已經超過39℃屬於高度發熱時, 通常情況下選擇西藥治療。 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布洛芬類退燒藥和撲熱息痛類退燒藥, 這兩類藥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必須明確一點是,

家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尤其是注意用藥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