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秋季小兒警惕腹瀉

專訪專家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鄧素娟主任 國慶後, 各醫院兒科病人中, 腹瀉病人增加了三、四成。 隨著入秋以來氣溫的持續變化, 輪狀病毒所致的秋季腹瀉還將繼續增多。 輪狀病毒傳染性強, 6個月到2歲的孩子接觸病人之後幾乎100%要中招。

專家提醒:10月-12月是輪狀病毒腹瀉的高發期, 目前發病高峰還未到, 家長應多注意。

發病:初期有感冒症狀 這兩天, 1歲半的雅雅突然流少量鼻涕並咳嗽了兩聲, 媽媽張女士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就給雅雅吃了點保嬰丹。 可下午的時候雅雅發燒了, 並有嘔吐, 張女士趕快帶著雅雅到醫院。

醫生說“雅雅可能還會拉肚子, 我先給她開些治拉肚子的藥備用吧!” 到了晚上, 雅雅果然開始拉肚子了。 原來雅雅遭遇了輪狀病毒的攻擊,它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因, 因此又稱秋季腹瀉。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鄧素娟主任說:“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是4歲以下的兒童, 以6個月到2歲的孩子最多見。 ”因為, 小於6個月的嬰兒, 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 不易患此病, 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孩子;而4歲以上的兒童, 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統逐步完善, 也較少患此腹瀉。

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咳嗽、發燒等貌似感冒的症狀時帶孩子就診, 服藥期間, 孩子卻又出現了嘔吐、拉肚子, 家長不免疑惑“我的孩子本來不拉肚子,

怎麼吃了藥, 病情反而加重了, 是不是開錯藥了”? 鄧主任說:“其實, 這是秋季腹瀉自然的病程。

患兒發病初期一般有發燒、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 病初1-2天常發生嘔吐, 隨後出現腹瀉的症狀。 ” 醫囑:警惕脫水 鄧主任提到, 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有兩個特點:一是拉的次數多, 少的一天拉5-6次, 多的一天拉十多次;二是大便中的水分非常多, 極容易引起脫水。

當孩子拉得次數多, 嘔吐也很厲害, 進食差且喝水少時, 家長應該警惕孩子因腹瀉引起脫水。 尤其觀察孩子的尿量和精神狀態, 如尿減少, 精神狀態轉差, 家長應立即帶孩子求診。 否則, 可能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 輪狀病毒還可引起腸外症狀:如輪狀病毒性腦炎、腸出血、心肌炎等併發症,

甚至危及生命。

“輪狀病毒患兒腹瀉自然病程約一周左右, 一般無特效藥治療, 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腹瀉停止。 該病雖然可以自愈, 不過每年全世界仍然有40多萬的兒童死于輪狀病毒感染, 家長要多加小心”。

在治療上, 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療, 主要是採用液體療法和對症治療, 如有發燒的退燒、有脫水的補液、止瀉等,再用一些腸粘膜保護藥,配合抗病毒治療,一般3-7天可恢復。

護理:腹瀉時別喝普通配方奶粉但不可禁食 秋季腹瀉若能早期及時吃藥, 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症狀。 另外, 要注意不能禁食。

家庭的護理中要特別注意飲食調整。 母乳餵養的孩子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不過, 以奶粉為主的孩子應該暫停奶粉餵養。

因為輪狀病毒腹瀉主要是對乳糖的消化差, 而奶類都含有乳糖, 因此對這類兒童最好改食豆奶、稀飯、瘦肉粥、麵條等, 但是不要花樣太多, 也可以食用專供腹瀉兒童用的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避免食用過敏性食物, 例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可吃燉蘋果, 因其有豐富的鞣酸蛋白, 有吸附作用, 可以止瀉。

特別要注意臀部護理, 每次大便之後要用柔軟的細紗布或紙擦乾淨, 並用清水沖洗臀部, 也可以擦一些護臀霜或魚肝油軟膏, 可防排便次數增多後, 孩子的臀部發生破裂和繼發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