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6種上癮 傷身又傷心
警惕這6種上癮傷身又傷心
總是聚焦於下一個出現的異性
愛情癮 欣賞身邊人
愛情, 對有些人來說是愛上一個人, 對另一些人來說,
研究顯示, 有“愛情癮”的人並不在少數。 這些人會對多巴胺、後葉催產素等愛情激素“上癮”。 無論愛情生活是否幸福, 戀人的愛, 已經成為心理上和生理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他們總是聚焦於下一個出現在生活中的異性, 哪怕最後只剩下傷痛和損失。 還有一些人, 因為幻想而逃避現實, 花費大量的時間讀浪漫小說、看愛情電影, 在虛擬空間中追求美妙的感受。
對於愛情上癮的人,
缺乏安全感, 過於看重人際利益
交際癮 讀書養寵物
很多人有過類似的感受:因為拉關係、怕寂寞等原因, 總是把自己放在“人堆”裡, 習慣了與各種各樣的朋友、客戶在一起。 日子長了, 不與別人保持聯繫, 就會心神不寧, 總覺得生活裡少了點什麼。 一到週末, 他們就開始忙著安排聚會、活動;網路一上線, 就挨個和好友打招呼……仿佛一落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樣的人可能患上了“交際強迫症”或者“交際成癮症”。 他們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一旦與外界失去聯繫, 就會覺得異常寂寞、空虛甚至恐懼。 另一方面, 可能是過於看重人際交往之間的利益得失, 害怕交際圈維護得不好, 會給自己帶來損失, 因此將大部分精力投入於此, 時間長了, 形成一種依賴。
如果“朋友”成為生活的依賴, 只會失去自我。 對於這樣的人, 最好告誡自己, 朋友之間是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產生思想共鳴, 而不要為了某種利益而走到一起。 另外, 可以試著找一些可以令自己愉悅、開心的事情, 比如讀讀書、養個小寵物等, 學會享受“一個人的快樂”。
缺乏目標,
資訊癮 立刻關電腦
“只要坐在電腦前, 我就會每隔兩三分鐘刷新一下BBS論壇、新聞網站, 生怕錯過什麼消息。 ”小劉告訴, 他並不是想獲取什麼資訊, 有時只是下意識地去看網站, 為此每天浪費大量的時間, 影響正常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孫彼得教授把這種“症狀”定義為“資訊成癮”, 多發於年齡在25歲到40歲之間的高學歷者。 他們每天都花大量時間上網流覽資訊, 看報紙、雜誌, 即便如此, 心裡還是不踏實, 生怕漏掉“重大消息”。 一旦網路堵塞、停電等, 就會焦慮不安、心情浮躁, 同時可能出現軀體症狀, 如失眠、頭痛、噁心嘔吐等。
大量無意識收集資訊的人, 往往是因為對生活和工作都缺乏目標。 王國榮說:“沒有明確目標,
要戰勝資訊癮, 應該為自己的時間做更好的規劃。 比如說, 規定自己每天工作1小時, 看10分鐘新聞;把重要工作先做完, 然後再發微博, 讓生活更有序。 同時, 也可以給自己每週設定一個“無資訊日”。 關掉手機、電腦, 收齊報紙、雜誌, 用一天的時間去爬爬山, 或者把家裡重新佈置一下, 轉移注意力。
沉溺於被需要、認可的感覺
壓力癮 多參與合作
壓力上癮, 這不是自討苦吃嗎?聽起來不可思議, 可事實上, 心理學家發現, 有“壓力癮”的人並不少。 職場上, 我們經常看到這種“工作狂”:他們並不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拼命,
美國壓力研究協會主席保羅·洛克教授指出, 壓力會讓一部分人更加“肆無忌憚”的投入工作。 “這種人往往並不是沉溺於壓力, 而是沉溺於被需要、被認可的感覺。 ” 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說, 他們停止工作就會無所適從, 覺得休假放鬆是可恥的事情……維持高壓狀態, 往往是來自己內心的缺乏安全感和對自己的不認同。
那麼, 如何讓自己對壓力“脫癮”呢?保羅·洛克建議, 首先,要學會發掘自己在工作之外的價值,比如做一些慈善方面的義工、幫助周圍鄰居等;其次,多和親人朋友溝通,找出自己的優點和在生活中值得託付的人或事;再次,培養一些愛好,並且和朋友共用這些愛好;最後,工作中多參與一些團隊項目,減少對個人英雄主義的過度追求。
排解疲倦,填補心中空虛
零食癮 喝水走一走
打開周小姐的抽屜,就像打開了一個百寶盒:餅乾、牛肉幹、果凍、杏仁、奶茶……你能想到的零食幾乎全有。對於她來說,手裡隨時拿點零食,就像上班時拿著滑鼠那麼自然。根據“飲食健康調查網”顯示,61%的人(在三餐飯菜和高熱量飲料之外)偶爾或有規律的吃零食。 首先,要學會發掘自己在工作之外的價值,比如做一些慈善方面的義工、幫助周圍鄰居等;其次,多和親人朋友溝通,找出自己的優點和在生活中值得託付的人或事;再次,培養一些愛好,並且和朋友共用這些愛好;最後,工作中多參與一些團隊項目,減少對個人英雄主義的過度追求。
排解疲倦,填補心中空虛
零食癮 喝水走一走
打開周小姐的抽屜,就像打開了一個百寶盒:餅乾、牛肉幹、果凍、杏仁、奶茶……你能想到的零食幾乎全有。對於她來說,手裡隨時拿點零食,就像上班時拿著滑鼠那麼自然。根據“飲食健康調查網”顯示,61%的人(在三餐飯菜和高熱量飲料之外)偶爾或有規律的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