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營養師最愛吃的8大零食

文章導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

還沒到吃飯時間, 卻感覺有些餓時, 我經常會吃些堅果, 比如核桃、榛子等。 堅果是出色的營養“冠軍”, 不但含有高品質的植物蛋白質, 還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 但堅果脂肪含量高, 是一種高熱量食品, 不可過量食用。 如果不小心多吃了, 就要減少一日三餐的用油量和飲食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優酪乳

兩餐之間(飯點前1—2小時)稍微感覺有些餓時, 我首選的零食是優酪乳, 不但能預防饑餓、補充營養,

還可以預防下一餐食欲過盛。 與含有同樣熱量的食物相比, 優酪乳的飽腹感更強, 營養最全面, 並且攜帶方便, 吃起來也方便。 優酪乳在促進生長、改善營養方面的作用比牛奶還優越, 其中的乳酸還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 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 提高多種礦物質的吸收率。

文章導讀 作為零食, 一次喝100克(1小杯)就可以, 再搭配其他水果、堅果一起吃更好。 高血脂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低脂優酪乳, 糖尿病人和肥胖者應選擇無糖優酪乳。 優酪乳在常溫下保存幾個小時也可以正常食用, 即便有些乳酸菌會死掉, 但也有一定營養, 所以帶到單位吃不必擔心沒有冰箱儲存。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于康:糖葫蘆

酸酸甜甜的糖葫蘆一直是我的最愛。 飯前吃一串, 既補充營養, 又可以開胃。 山楂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 特別是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 健胃消食, 有助於調控血脂。 但糖葫蘆並不是最健康的零食, 所以關鍵是要控制好量, 一次最多吃一串, 每週最多吃兩次。 如果吃得太多, 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 血糖高, 有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症狀的人以及老人儘量少吃。 除了山楂製作的糖葫蘆, 麻山藥的糖葫蘆也比較常見, 建議大家交替著吃, 這樣營養更為豐富。

文章導讀

北京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周儉:茯苓餅

茯苓餅是我常吃的零食, 它是一種北京傳統名點, 來源於古代宮廷, 後走入平民百姓家。 用茯苓粉和麵粉做成薄餅, 中間夾有蜂蜜、核桃、芝麻等餡料。 中醫認為麵粉健脾益氣, 茯苓健脾安神, 蜂蜜滋補養顏, 核桃補腎陽、健腦益智, 芝麻補肝腎, 潤腸通便, 後四種原料古代本草都記載有“延年”、“長生”的功效, 茯苓餅尤其適合中老年人吃。 但是, 它口味偏甜,

不宜多吃。 茯苓餅有大有小, 大的每天吃一個, 小的每天2個即可。 高血脂、肥胖、糖尿病患者需慎吃。 夏天雨水多的季節濕氣重, 也要少吃。

文章導讀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蘋果

我常在晚飯後八九點鐘吃個蘋果, 在我看來, 它不但能促進消化,

還有助於睡眠。 蘋果營養價值很高, 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 並且容易消化吸收, 味美可口, 被科學家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它是很大眾化的水果, 多數人都適合吃。 有體重負擔的人最好在餐前吃, 這樣可以帶來飽腹感, 減少正餐的飯量, 有助於控制體重。 一般一天吃一個, 或每週三四個, 再穿插吃些其他時令水果, 可做到飲食多樣化。 此外, 由於蘋果質地較硬, 吃的時候最好細嚼慢嚥, 避免狼吞虎嚥, 以免損傷腸胃。

文章導讀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流行病學教授、廣東省營養學會秘書長陳裕明:花生

晚飯前, 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花生對我來說是件很愜意的事情。 花生的蛋白質含量可高達30%左右, 營養價值可與動物性食品媲美, 如雞蛋、牛奶、瘦肉等, 且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花生仁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且比例適宜, 還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B族維生素、維生素E, 以及多種必需的礦物質等元素, 研究證明, 經常吃花生等堅果能預防心腦血管病等慢病。大多數人都適合吃花生,但嬰幼兒最好別吃,因為花生容易塞住氣管。由於花生含油脂多,所以不要吃太多,帶殼花生一天吃1—2兩(一小把的量)即可。

經常吃花生等堅果能預防心腦血管病等慢病。大多數人都適合吃花生,但嬰幼兒最好別吃,因為花生容易塞住氣管。由於花生含油脂多,所以不要吃太多,帶殼花生一天吃1—2兩(一小把的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