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草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Dì Cǎo Guǒ
【別名】金盤銀盞、拔疔草(江西), 犁嘴菜、鏵頭菜、紫花地丁、剪刀菜、犁頭草(《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的全草。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主根上有多數支根及鬚根。 葉叢生;葉柄長約4~8釐米, 具短柔毛;葉片卵狀心臟形, 長1.5~3釐米, 寬1.2~2.6釐米, 邊緣具圓齒, 兩面均生短毛;托葉小, 與葉柄合生, 膜質。 葉間抽花梗, 有時長於葉, 中部以下有披針形小苞片2枚, 長約1釐米;花單生, 青紫色, 徑約1.7釐米;萼片披針形, 長約0.6釐米, 綠色, 邊緣膜質, 基郎不等的下延;花瓣5, 最下1枚最大, 基部距形, 距鈍;雄蕊5, 花藥向內環繞雌蕊, 藥隔扁平, 延伸於藥室外, 而成一薄質的附屬體, 2枚花藥的基部有附屬體, 延伸於距內;子房上位, 卵形, 柱頭截形, 略擴大, 具喙。 蒴果3瓣裂。 種子球形, 黃色, 花期春季。
【生境分佈】生於山地。 分佈雲南、江西等地。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 味辛酸。
②《雲南中草藥選》:淡,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 走陽明。
【功能主治】
散風, 清熱, 疏肝, 消腫。 治風火赤眼, 目翳遮睛, 乳癰, 瘰鬁, 疔腫。
①《滇南本草》:破氣血, 舒鬱。 治風火眼暴赤疼, 祛風退翳, 白膜遮睛, 婦人乳結不通, 紅硬腫。 白花者眼科良, 紫花者乳結效, 黃花者寒氣腹痛效。
②治瘰鬁及一切疔疽腫毒。 (江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5錢。 外用:搗敷。
【注意】肝實者可用, 肝虛者忌之。
【附方】
①治暴赤火眼, 風熱腫痛, 羞明怕日, 翳遮等症:地草果一錢, 川芎一錢, 廣木賊五分, 蟬退一錢(去頭、足), 黃芩一錢, 白蒺藜一錢(去刺, 搗汁), 白菊花一錢, 梔仁一錢, 羊肝一斤。 水煎服。
②治婦人乳結不通, 或小兒吹乳, 或自身壓著, 頭痛, 怕冷, 發熱, 口渴, 體困, 胸顫脹硬, 痛如針刺:地草果二錢, 川芎一錢五分, 青皮五分, 白芷一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