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撞鬼可能是大腦出現聯覺

◆冥想、瀕死狀態容易導致大腦產生“聯覺”, 出現鬼神、天堂、地獄等神秘體驗

◆想問題喜歡憑直覺的人常認為思維能獨立於身體而存在, 進而相信世上有鬼

“撞鬼”之事令人毛骨悚然, 卻也引人入勝, 在半信半疑中“一傳十, 十傳百”。 在科學昌明的今天, 為什麼還有人相信鬼魂之類超自然神秘現象?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在神經生理上, 鬼神幻覺可能是大腦把不同的感覺聯合在一起, “撞鬼”可以用“聯覺”來解釋。 有的心理專家認為鬼魂的觀念是生者對逝者的懷念使然。 一些很有“靈性”的人喜歡憑直覺, 把人的想法套用在自然事物上,

也容易催生鬼神觀念, 一不小心就“撞鬼”了。

難以捉摸的鬼魂比喪屍更可怕

喪屍、吸血鬼、狼人、鬼魂, 最可怕的是什麼?美國的恐怖小說作家創作的不外乎這些題材, 最近在他們的一次集會上, 有人做了一個小調查, 結果無論是喪屍故事、吸血鬼故事還是鬼故事的作家都一致認為最可怕的是鬼魂。

喪屍、吸血鬼、狼人都要吃人, 但鬼魂呢?不知道, 給人的大腦留下了自由想像的空間。 很多人不知道鬼魂是否真的存在, 但總是覺得自己身邊有鬼, 鬼似乎就在床尾或者窗外, 正在看著自己, 不知道想幹什麼——想到這裡, 不覺毛骨悚然。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史蒂文·施洛茲曼博士稱, “我不知道”、“我不確定”這些說法與害怕和焦慮高度相關,

令人非常不適。 人類不喜歡“不知道”, 而鬼魂恰恰是難以捉摸的。

緬懷故人, 你寧願相信鬼魂存在

鬼片、鬼故事、鬼節、萬聖節等“鬼文化”在大眾中盛行不衰。 心理學研究發現, 一個故事要有效地傳播需要具備三個特點:1.恐怖的;2.容易令人相信的;3.容易複述的。 施洛茲曼稱, 鬼故事恰好符合這三條——人們聽到“撞鬼”的事情後半信半疑, 就喜歡講給另一個人聽, 希望別人告訴自己這是不是真的, 結果聽者也是懷著這樣的心理繼續傳播下去……

調查顯示, 有相當比例的人相信世界上存在鬼魂, 認為人死以後靈魂會返回生前活動的地點, 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跟鬼魂有過直接的接觸,

例如觸摸到已經死去的人。 今天的科學技術發達, 社會也在大力宣導科學精神, 但諷刺的是, 一些“捉鬼專家”還用上了各種高科技的儀器探測鬼魂的存在。 也許, 給鬼魂增加“科學依據”讓普遍受過教育的公眾更容易接受。

為什麼人們相信有鬼?即使你不相信世界上有鬼魂, 也不一定100%拒絕其存在的可能性, 或多或少“寧可信其有”。 美國萊莫恩學院心理學教授克莉絲汀·巴奇奧博士認為, 這是因為鬼魂滿足了你內心的深層需要:如果生命能夠在死後以某種方式延續下去該有多好——世事無常, 你害怕失去, 渴望永恆, “撞鬼”雖然有可怕的一面, 但也有緬懷逝者的一面, 折射出我們內心“永遠不會失去所愛的人”的願望。 死後有鬼魂的觀念還讓你意識到生命的短暫、脆弱和無常,

讓你更加珍惜現在。

死到臨頭“撞鬼”可能是大腦出現聯覺

鬼神之說歷來被科學否定, 但有人表示自己真切聽或看過鬼。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 “撞鬼”之類的神秘體驗與一類大腦的特殊感覺“聯覺”有關。 聯覺是大腦的不同感覺發生聯合, 即受到一種感覺的刺激後, 就不由自主地引起另一種感覺體驗。 例如, 一個人買下一幅畫, 不是因為它畫得好看, 而是覺得它“聽起來”甚至“吃起來”的感覺很好。

患上重病或者遭遇重傷, 到“鬼門關”轉了一圈, 其間人體處於瀕死狀態, 會出現聯覺的生理反應, 可解釋生死之交經歷的鬼神、天堂、地獄等神秘體驗。 美國哈佛大學神經外科醫生埃本·亞歷山大博士描述了自己患細菌性腦膜炎後的瀕死體驗,

說看到自己從雲端往下看見許多“透明的球狀物”閃閃發亮, 留下長長的蒸汽尾流, 又看到“美麗、銀色的人體”, 正在唱著喜悅而完美的歌曲, 還看見“螺旋的亮光”伴隨著“螺旋的旋律”。 他認為, 那時感覺時空無限, 其實純粹是聯覺。 荷蘭臨死體驗研究專家沛姆·范隆梅爾醫生解釋說, 很多人在瀕死體驗中出現聯覺是因為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發生了改變, 失去了正常的感覺功能, 導致患者同時出現異常的聽覺、嗅覺, 對外界的理解能力也出現異常。

自古以來聯覺就和神秘體驗分不開, 許多詩人、作家在描述鬼神時流露自己的聯覺痕跡, 聯覺甚至成為一些人的生活常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系研究員威廉·布謝爾博士指出, 在宗教體驗中必然有聯覺的成分, 稱一個人冥想進行得越多, 就越容易出現聯覺。

“靈性”容易導致認知錯誤而“撞鬼”

近年來, 心理學家們對於鬼魂等超自然信念進行解讀, 發現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這只不過是出現了簡單的認知錯誤。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艾亞娜·威拉德等指出了超自然信念中的3種認知——

1.想問題喜歡憑直覺的人容易有奇幻思維, 其根源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 認為思維能夠獨立於身體而存在, 這讓人相信世界上有靈魂、鬼魅、神靈等沒有身體的東西。

2.把人的特點套用在自然事物或者概念上。 例如, 宇宙正在聆聽你的祈禱, 小狗能夠理解你的心思,筆記型電腦故意跟你作對。這種擬人化的思維是你感到寂寞的結果,或者是你希望找到事物的規律並加以控制。當你覺得萬物有靈,能夠接收你的想法或者咒語,或者能夠通過占卜預測,就容易產生超自然信念。

3.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其目的。很多東西的確有其目的,例如凳子是讓人坐的,婚姻是為了拴住彼此,但很多東西沒有目的,例如大峽谷風景、颶風天氣等。但是,你有時會感覺它們會保佑你,有時感覺它們要害你。尋找事物的目的,也是為了理解和控制這個世界。

美國科普作家馬修·赫特森稱,每個人都容易犯這些認知錯誤,一些人較為明顯,其背後是所謂的“靈性”,即對思想的想法。研究發現,祈禱容易啟動大腦的“靈性”。如果你對思想不感興趣,就不會太有“靈性”。有些“靈性”特別缺乏的人還可患有孤獨症。(編譯伍君儀) 小狗能夠理解你的心思,筆記型電腦故意跟你作對。這種擬人化的思維是你感到寂寞的結果,或者是你希望找到事物的規律並加以控制。當你覺得萬物有靈,能夠接收你的想法或者咒語,或者能夠通過占卜預測,就容易產生超自然信念。

3.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其目的。很多東西的確有其目的,例如凳子是讓人坐的,婚姻是為了拴住彼此,但很多東西沒有目的,例如大峽谷風景、颶風天氣等。但是,你有時會感覺它們會保佑你,有時感覺它們要害你。尋找事物的目的,也是為了理解和控制這個世界。

美國科普作家馬修·赫特森稱,每個人都容易犯這些認知錯誤,一些人較為明顯,其背後是所謂的“靈性”,即對思想的想法。研究發現,祈禱容易啟動大腦的“靈性”。如果你對思想不感興趣,就不會太有“靈性”。有些“靈性”特別缺乏的人還可患有孤獨症。(編譯伍君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