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治糖尿病足要活血通絡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由於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 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注不足, 導致微循環障礙, 進而發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是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 不但給患者造成痛苦, 而且給家庭增添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根據糖尿病足部病變的性質, 可分為濕性壞疽、幹性壞疽和混合性壞疽3種臨床類型。

濕性壞疽:臨床最常見的一型, 患者約占糖尿病足總人數的3/4。 多因肢端迴圈及微循環障礙, 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 皮膚損傷感染化膿。

局部常有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 嚴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適, 有時會出現毒血症或敗血症等臨床表現。

幹性壞疽:糖友的足部幹性壞疽較少, 僅占足壞疽病人的1/20。 幹性壞疽多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動脈及小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腔嚴重狹窄;或動脈血栓形成, 致使血管腔阻塞, 血流逐漸或驟然中斷, 但是靜脈血流仍暢通, 造成局部組織液減少, 導致阻塞動脈所供血的遠端肢體的相應區域發生幹性壞疽。

混合性壞疽:混合性壞疽比干性壞疽多, 混合性壞疽約占糖尿病足病人的1/6。 因肢端某一部位動脈阻塞, 血流不暢, 引起幹性壞疽;而另一部分合併感染化膿。

一旦發生糖尿病足, 在治療之前, 應請專業醫生對病情做到盡可能明確的評價,

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全身治療、局部治療或外科手術。

糖尿病足的預防是至關重要的。 糖友要保護好自己的雙足, 首先要戒煙限酒;其次要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 積極治療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等。 最後, 日常做好預防措施很關鍵, 具體內容如下:

1.注意雙足的護理。 每晚用溫水(約40℃)泡腳5~10分鐘。 洗完腳後, 用柔軟潔淨的毛巾擦拭乾淨, 保持趾間清潔乾燥, 避免潮濕、細菌滋生。

2.選擇適合自己的鞋襪。 鞋宜選軟底的布鞋或柔軟的皮鞋, 避免鞋子過緊或過硬。 穿鞋前, 要檢查鞋中有無異物, 鞋內是否平整。

3.定期檢查雙足。 一旦發現足部皮膚發白、發暗, 或有紅腫、水皰、破潰疼痛等糖足早期徵兆, 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接受治療。 如有腳癬、胼胝或雞眼, 也應由醫生治療, 不要擅自用刀、剪等修剪或貼雞眼膏等刺激性藥物。

4.避免雙足的意外傷害。 任何時候都不要赤足行走。 活動時, 注意防止足部碰傷、扭挫傷、硌傷、燙傷、凍傷、釘子刺傷等。 因小傷口不癒合而發展為糖尿病足的例子, 並不鮮見。

在確保足部衛生的前提下, 應及時用藥預防。 若足部出現麻木、疼痛及感覺異常, 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 儘早、按療程服用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藥物, 以預防糖尿足。 (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