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便常規怎麼取大便

如果人體出現問題的話, 是需要進行一定的檢查的。 而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 是需要進行便常規檢查的。 通過便常規檢查, 可以及早發現消化道疾病、寄生蟲感染、胃腸炎、肝病等疾病。 及早發現, 也就能及時治療, 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便常規檢查的相關事項。

一、便常規簡介

便常規檢驗可以瞭解消化道有無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 及早發現胃腸炎、肝病, 還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的診斷篩查。 便常規化驗包括檢驗糞便中有無紅血球和白血球、細菌敏感試驗、潛血試驗(OB)以及查蟲卵等。 便常規檢查對於判斷人體健康狀況是必要的檢查項目。

二、什麼情況需要留取大便標本

當門急診就診患兒出現有大便次數或者大便性狀改變的時候, 為了瞭解消化道及通向腸道的肝、膽、胰腺等器官有無炎症、出血、寄生蟲感染等情況,

或是為了檢查大便中是否有無病毒、致病菌來防治腸道感染性疾病, 一般情況下接診醫生會要求家長留取患兒大便標本進行相關檢查, 主要包括:大便常規, 大便潛血, 寄生蟲卵鏡檢以及輪狀病毒抗原、大便培養等檢查項目。 而住院患兒除了出現以上症狀需要留取大便標本進行相關檢查外, 其他均需行大便常規檢查。

三、如何留取大便標本

1、物品準備:標本盒(醫院提供)或一次性紙杯(自備, 不能吸水);棉簽或竹簽。

2、留取大便時注意不要與尿液混在一起, 若糞便為稀便、不成形便, 可先用乾淨容器接取, 不得從尿布、便池、地面上舀取, 以免大便中水分被紙尿褲吸收或者是混有污水及尿液等其他分泌物, 影響檢驗結果。 若糞便為成型大便, 用棉簽或竹簽採取約花生米大小一塊新鮮糞便, 裝入標本盒或一次性紙杯, 立即送檢。 如大便有粘液膿血等異常外觀時, 必須挑取有粘液、膿血或其他異常外觀的部分送檢。

3、檢查大便寄生蟲時, 如果需行血吸蟲毛蚴孵化最好留取全份新鮮糞便(不少於30g);如果需行阿米巴滋養體檢查,

排便後立即從膿血性或稀軟部分取材, 標本注意保溫, 立即塗片進行鏡檢, 載玻片應加溫;如果需檢查蟯蟲卵時可用透明薄膜拭子於清晨排便前自肛門周圍皺襞處拭取;如果行其他寄生蟲檢查, 儘量在糞便各部分都留一點, 以提高檢查陽性率。

4、檢查大便隱血時, 儘量在留取標本前3天禁用維生素C、鐵劑、鉍劑, 禁食肉類、肝、血、大量綠色蔬菜及含鐵食物, 避免檢查時出現假陽性結果。

5、大便培養檢查的標本要用清潔便器接便, 然後用無菌棉簽在大便上面取粘液、膿血等異常部分少許(若無異常所見, 則可自糞便表面不同部位、糞便深處取材), 置入標本盒(家屬完成)。 或用消毒棉簽蘸生理鹽水後插入肛門5-7釐米處,

輕輕轉動帶出少許大便, 置入試管內送檢(醫護人員完成)。

6、所採取的標本應為新鮮大便, 若大便已乾燥, 會導致蟲卵或菌屬死亡;若標本留置時間過長, 可有細胞溶解破壞等問題出現, 均可影響檢驗結果, 因此採取大便後應儘快送檢(1小時內送至檢驗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