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日中花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Rì Zhōnɡ Huā

【別名】還魂草、午時草、嘴草、禾雀舌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齒莧科植物毛馬齒莧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rtulaca pilos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二季採收, 除去殘很及雜質, 洗淨, 略蒸或燙後曬乾。

【原形態】直立或披散、分枝草本, 高10-30cm。 莖肉質。 葉互生, 近圓柱狀線形, 長1-2cm, 葉腋內被長疏柔毛。 花小, 無梗, 為6-9片輪生葉包圍;萼片長圓形, 漸尖或急尖, 紅色或淡紅色;雄蕊20-25。 蒴果卵形, 蠟黃色, 有光澤, 蓋裂。 種子小, 黑色, 表面有小瘤狀體。 花期5-8月, 果期7-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邊沙地上, 性耐旱, 喜陽光。

資源分佈:分佈于華南及福建、臺灣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雙萜類的主要成分:毛馬齒莧萜酮(pilosanone)A及B。 花瓣含甜菜素(betanidin), 甜菜甙(be-tanin), 異甜菜素(isobetanidin), 異甜菜甙(isobetanin), 梨果仙人掌黃質(indicaxanthin), 仙人掌黃質(vulgaxanthin)Ⅰ及Ⅱ, 多巴黃質(dopaxanthin), 紫茉莉黃質(miraxanthin), 甜菜醛氨酸(be-talamic acid)等。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 主濕熱痢疾;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