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千金難買老來瘦?存錢不如存肌肉和骨量

身姿挺拔的人即使老去也看起來很優雅, 形銷骨立卻往往讓人看起來“未老先衰”。 隨著年齡的增加, 人體內的骨質、肌肉都在悄然流失。 存錢未必換得來健康, 但如果用心留住骨質、留住肌肉, 讓它們的流失變得慢一些, 並不只是為了外表上的好看, 而是全身健康、安享晚年的一道保障。

不良生活習慣不利骨骼生長

“人上了年紀後, 無法避免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的發生率, 70歲為40%, 到了80歲達到70%。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脊柱骨科主任醫師楊德鴻介紹, 由於女性絕經期後體內激素水準下降會導致骨量流失加快,

建議女性在進入絕經期後到醫院測量一次骨密度, 此後三年每年測量一次進行對比, 看是否有骨質疏鬆的跡象, 根據頭三年檢查結果決定此後檢查間隔。

至於男性則比較“幸運”, 假如沒有抽煙、酗酒、不愛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 可以到65~70歲才開始到醫院檢測骨質。

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生的早晚與年輕時積攢骨量的多少密切相關, 年輕時骨量存得多, 骨質疏鬆發生的時間就遲。 研究證實, 骨骼大小和強度的60%~80%由遺傳性因素決定, 其餘的20%~40%由生活方式決定, 後者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而優化。 青少年是骨骼生長最快的時期, 也是打下骨質基礎的關鍵時期, 在青春期結束時, 同性別、同年齡、同身高的健康少年, 脊柱中的骨量可相差兩倍,

形成差別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營養、生活方式等。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可使骨骼生長更理想, 以下五點需要注意:1.遠離煙草:吸煙影響骨骼的生長和發育, 遠離一手煙和二手煙。 2.禁止飲酒。 3.少飲咖啡:研究發現, 每天3杯咖啡的成人骨量會顯著降低。 4.不喝碳酸飲料:碳酸減少對牛奶的攝入, 抑制鈣吸收。 5.作息要規律。

另外, 楊德鴻提醒, 青少年打好骨量基礎後, 青壯年要繼續鞏固, 以避免不必要的骨丟失。 特殊時刻也需要特別注意鈣的補充, 比如女性妊娠和哺乳階段需要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等。

千金難買老來瘦?存錢不如存肌肉

除了骨量之外, 肌肉也是一筆我們需要存好的“財富”。 “千金難買老來瘦”的俗語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人在60歲後, 肌肉流失加快, 有的人會逐漸變得像“乾癟的氣球”, 而這並不是健康的狀態。 事實上, “肌少症”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假如人體缺少肌肉、只有骨頭支撐身體, 人體的平衡能力就會大大下降, 容易摔倒。 而跌倒是近年來老人意外傷害和死亡的首要原因。

同時, 由於肌肉力量下降, 老人的體力、活力、自理能力下降, 天天軟噠噠的坐在那裡, 慢慢就衰弱了。

“肌肉少也會導致糖代謝、脂肪代謝改變。 缺少了肌肉張力的擠壓, 人體血管內壁功能、迴圈功能也會下降, 下肢血液迴圈難以回流到上半身, 容易產生下肢血栓, 而下肢血栓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樓慧玲介紹。

更重要的是, 肌肉少了, 人體的儲備功能下降, 萬一來一場消耗性的疾病, 身體扛不住打擊, 病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展。

樓慧玲指出, 通過檢測肌肉品質(用CT、電阻抗等方法測量)、肌肉力量(測量握力)和肌肉功能(測量步速, 6秒步速小於0.8米為不合格), 三項有兩項不合格, 就可以診斷為肌少症。

老人不應談肉或脂肪色變

國外資料顯示, 70歲後男性肌少症發病率為13.2%, 女性為14.8%。

“很多老人懼怕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但人體供應能量首先是消耗體內的碳水化合物, 其次是脂肪, 這兩者不夠了, 就會開始消耗體內的蛋白質來供應能量。 而蛋白質是肌肉和人體的重要器官組成部分。 ”要預防肌少症, 樓慧玲建議老年人首先從營養抓起, 增加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魚肉、雞肉)的攝入。

“不要把吃肉等同於吃脂肪。 ”樓慧玲表示, “況且, 也不必談脂肪色變, 絕大部分的脂肪對人體是有好處的。 我們要注意的只是減少攝入動物油、人造奶油等飽和脂肪酸;提高攝入脂肪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量, 比如橄欖油、茶油等。 而花生、核桃等堅果類所富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吃得太多也不好。 ” 如何為老年積攢骨量、肌肉?以下五點要特別注意:

1.從年輕開始

骨量在青春發育期增加得最快, 平均在37歲時達到最高峰。 肌肉的流失從60歲開始加速。 也就是說, 每個人都有幾十年的時間去積累, 到年紀大了就有“資本”慢慢消耗。

2.喝牛奶

專家推薦通過飲食攝入鈣質。 牛奶中所含的鈣容易被人體吸收,

也是優質蛋白的來源。 楊德鴻表示, 人體攝入的80%應該來自於乳製品, 從補鈣的角度, 建議一般1~3歲兒童每天兩三杯奶(一杯250毫升計算), 4歲~8歲兒童和成人每天4杯, 青春期、懷孕期、哺乳期和老年期每天應該再增加一杯。 豆腐和豆漿對於沒有尿酸高的人群來說也是補鈣的好選擇。 也可以適量補充鈣片, 不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 碳酸飲料會減少鈣在腸道中的吸收, 每天3杯咖啡以上也會引起骨量顯著減少。

3.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對所有年齡的骨骼生長很重要, 楊德鴻建議青少年維生素D的每日攝入量為600單位。

維生素D不僅僅促進鈣吸收, 還可以增加肌肉量, 保持肌肉彈性。 樓慧玲建議, 老年人常規可以每天補充800~1200單位的維生素D。

維生素D最主要來源是皮膚受日光照射後合成,楊德鴻表示,廣東地區夏天每天曬5分鐘、冬天每天曬20分鐘就夠了,但要注意的是,隔著玻璃曬或者塗抹防曬霜曬都會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

4.均衡飲食

臨床上,既有少女由於節食減肥導致骨質疏鬆的案例,也有老人害怕“三高”不吃肉而導致肌少症的案例。專家指出,均衡飲食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不要害怕吃肉,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的基本成分,也是肌肉、骨骼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另外,建議每天攝入400克蔬菜和水果,以維持均衡飲食。

5.運動

足量的運動和營養攝入對於骨骼的成長作用相輔相成。楊德鴻表示,經常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骨品質顯著增加。他建議5~17歲的青少年每天應積累至少60分鐘的中度至高強度體力活動,可經常進行跑步、球賽、競技體育和跳舞等鍛煉。

維生素D最主要來源是皮膚受日光照射後合成,楊德鴻表示,廣東地區夏天每天曬5分鐘、冬天每天曬20分鐘就夠了,但要注意的是,隔著玻璃曬或者塗抹防曬霜曬都會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

4.均衡飲食

臨床上,既有少女由於節食減肥導致骨質疏鬆的案例,也有老人害怕“三高”不吃肉而導致肌少症的案例。專家指出,均衡飲食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不要害怕吃肉,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的基本成分,也是肌肉、骨骼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另外,建議每天攝入400克蔬菜和水果,以維持均衡飲食。

5.運動

足量的運動和營養攝入對於骨骼的成長作用相輔相成。楊德鴻表示,經常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骨品質顯著增加。他建議5~17歲的青少年每天應積累至少60分鐘的中度至高強度體力活動,可經常進行跑步、球賽、競技體育和跳舞等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