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脈搏越快 壽命越短
很多人經常有意無意地數數自己的脈搏。 確實, 每一次脈搏的搏動, 代表一次有效的心臟跳動, 把血液泵到了手腕這裡。 脈搏的規律與否、跳動次數, 尤其是發病時與平時相比較, 能給臨床醫生帶來很多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有利於醫生對病情的判斷。 但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脈搏跳動的次數是快還是慢呢?
在醫學上, 正常的心跳次數定義為每分鐘60—100次。 但近年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結果提示,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縮短壽命, 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脈搏越快, 壽命越短。
現代觀念認為, 如果一個人的平均脈搏經常或長期達到或超過每分鐘80次, 即便還在低於每分鐘100次的正常範圍內, 也已經算增快了。 當然, 一次心電圖、一次數脈搏, 或激動、運動後脈搏暫時快於每分鐘80次的情況都不算慢性脈搏增快。 最客觀的要數動態心電圖記錄的平均心率, 這是24小時內, 包括白天與夜間, 安靜與活動時心率的均值, 因此這個值很有意義。
慢性脈搏增快, 常不被注意和發現, 認為仍在正常範圍內, 但其造成的危害可長期、隱匿性存在。 其實早在1945年, 著名學者萊維就發表文章指出, 心跳每分鐘100次以上者死亡率遠遠高於心跳較慢者。 40年後, 美國最著名的流行病學調查弗拉明翰研究發表了更具說服力的資料,
哺乳動中, 心跳越慢者, 壽命越長, 比如老鼠心跳可達每分鐘500次, 壽命僅2年, 烏龜心跳僅為每分鐘6次, 壽命可長達200年。 有研究顯示, 老年人心率每增快5次/分, 心梗與猝死的風險增加14%。
慢性脈搏增快是人體交感神經長期啟動的標誌和表現, 也會促進血壓增高、血糖增高、脂代謝異常和胰島素抵抗。 因此, 慢性脈搏增快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或鈣拮抗劑進行治療, 最好使靜息時脈搏降到每分鐘60次左右。
當然脈搏過慢也不利健康。 呈現一個U型曲線, 即脈搏長期低於50次/分或長期超過80次/分都會使死亡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