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話題】全面兩孩還要做好哪些準備?
從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到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兩孩政策, 人口政策的變化正在改變無數家庭的運行軌跡。 如何讓政策順利落地?多位代表、委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多些供給側視角
“全面兩孩政策要有制度和流程上的保障。 ”在全國人大代表、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主任陳海嘯看來, 這一政策是供給側改革的典型, 要從源頭上預防各種阻礙政策順利推進的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自2010年開始曾連續6年提交關於放開生育的提案。 “從政策落地之後, 我就將提案主題轉向了如何保障此政策順利實施上來。 去年提的是取消社會撫養費徵收, 今年的關注點之一就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 據瞭解, 獨生子女數量為1.4億。 在以家庭養老為主的環境下, 家庭如何撐得住?”
農工黨中央擬提交的《關於助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共促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案提到, 要保障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財政投入機制, 建立以國庫為後盾, 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保障生育安全尤為重要
“生育的孩子是否健康, 是每一個准二孩家庭最為關心的。 ”陳海嘯說, 為了保證生育安全和品質, 要注重產前篩查、品質評估、醫務人員培訓等各方面的問題。
據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科主任孫偉統計,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 她所在科室開展試管嬰兒的家庭數量比以前增長了50%以上。 “處於較佳育齡期的年輕夫婦由於經濟壓力等方面的原因,
對於已有出生缺陷嬰孩的保障, 也是代表、委員關心的重點。 民建中央關於關注農村殘疾兒童康復治療助力精准扶貧深入實施的提案建議說, 推進農村殘疾兒童康復治療長效體系建設。 建立新生兒殘疾篩查並建檔登記, 建立0~7歲農村殘疾兒童建檔登記、康復治療等的標準化工作制度。
人力保障不可少
全面兩孩要順利落地, 衛生人力資源的保障必不可少。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要求, “十三五”期間要加快產科和兒科醫師、助產士及護士人才培養,
與產科相比, 兒科醫生的缺乏同樣讓眾多代表和委員心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丁潔近幾年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在她看來, 國家不僅要給兒科醫生定項補助, 穩定現有兒科醫生隊伍, 還要鼓勵培養人才。 政府有關部門可針對兒童醫院與設有兒科的綜合性醫院制定專門補償機制, 緩解當前兒科“虧本經營”的窘境。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任胡阿羅表示, 民族貧困地區婦幼保健機構的綜合能力都比較弱,存在業務用房簡陋,設備陳舊,人才匱乏等現象。比如甯蒗縣有27萬人口,2017年分娩量為3700多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人員大概在30人以內,但實際應該有70人~80人。因此,希望國家加大民族貧困地區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加大投入建設業務用房,更新設備,按照《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落實人員編制,加快培養婦產科、兒科、助產士等急需人才。
民族貧困地區婦幼保健機構的綜合能力都比較弱,存在業務用房簡陋,設備陳舊,人才匱乏等現象。比如甯蒗縣有27萬人口,2017年分娩量為3700多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人員大概在30人以內,但實際應該有70人~80人。因此,希望國家加大民族貧困地區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加大投入建設業務用房,更新設備,按照《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落實人員編制,加快培養婦產科、兒科、助產士等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