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骨脫位能徹底治好嘛
髖骨脫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骨骼類疾病, 在嬰幼兒中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 但是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的話, 家長或者患者是不必過於擔心的, 因為髖骨脫位是能夠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將其給徹底治療好的, 不過需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 下面, 就為大家介紹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
一、治療原則
本病的治療原則是儘早診斷, 及時治療。 出生後一旦確立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診斷, 應立即開始治療, 可望獲得一個功能接近正常的髖關節。 治療開始時的年齡越大, 效果越差。
二、保守治療
保守療法的理論基礎是Harris定律, 即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基本條件。 為了實現復位後髖關節的穩定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選擇一個維持髖關節穩定的姿勢, 傳統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勢, 但不利於股骨頭的血液供應。 ②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選擇支具、夾板或石膏固定,
三、手術治療
1、Salter骨盆截骨術
Salter手術除了使股骨頭復位之外, 主要是使異常的髖臼方向變為正常的生理方向, 相對增加了髖臼深度, 使股骨頭與髖臼達到同心。 年齡在1~6歲的髖關節脫位者, 包括手法復位失敗者可採用此術。
2、Pemberton髖臼成形術
是通過髖臼上緣上1~1.5cm平行髖臼頂斜坡進行截骨, 將髖臼端撬起向下, 改變髖臼頂的傾斜度, 使髖臼充分包容股骨頭, 使髖臼達到正常形態。 年齡超過7歲, 或6歲以下髖臼指數超過46°者可選用本術式。
3、股骨旋轉截骨術及股骨短縮截骨術
股骨旋轉截骨術適用於前傾角在45°~60°以上者, 應與上述手術同時進行。 一般於小轉子下截骨, 通常用線鋸, 截骨後近截骨端內旋或遠截骨端外旋, 用4孔鋼板固定, 但要注意矯正不要過度。 股骨短縮截骨術適於年齡偏大, Ⅲ度脫位, 特別是術前牽引未到位者, 亦在小轉子下截骨, 短縮2釐米左右, 也可同時矯正前傾過 大, 然後也用4孔鋼板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