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走馬胎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Zǒu Mǎ Tāi

【別名】大發藥、走馬風、山鼠、血楓、九絲馬、馬路、山豬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金牛科植物走馬胎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A.Pseu-doverticillata Merr.」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 洗淨, 鮮用, 或切片曬乾。

【性味】苦;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止痛;化毒生肌。 主風濕痹痛;產後血瘀;癰疽潰瘍;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鮮品30-60g;或浸酒。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痰, 除酒病。 治走馬風。

2.《本草綱目拾遺》:研粉敷癰疽, 長肌化毒, 收口。

3.《本草求原》:壯筋骨, 已勞倦。

4.《嶺南采藥錄》:理跌打傷, 止痛, 治四肢疼痛,

俱水煎服。

5.《陸川本草》:祛風濕。 治風濕骨痛, 風癱鶴膝。

6.《廣西中藥志》:活血行血。 治產後血瘀。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