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艾灸能治好胃病嗎

艾灸是在中醫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用來治療各種疾病的治療方式。 當然, 這種治療方式對於胃病也是有著一定的治療效果的, 比如說艾灸中脘穴、足三裡穴, 都是可以達到治療各種胃病的目的的。 當然, 胃病也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下面, 就為大家介紹胃病治療方面的知識!

一、艾灸什麼穴位可以治胃病

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裡穴。 選准穴位後, 點燃藥用艾條, 在中脘穴、一側足三裡穴上各懸灸10分鐘, 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 胃痛可立即緩解。 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 艾火與皮膚的距離, 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 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艾灸足三裡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 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 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 因此, 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 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 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

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 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 用本法艾灸, 均能立時止痛。

二、胃病的藥物治療方法

(1)去除病因, 臥床休息, 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 酌情短期禁食, 然後給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質飲食,

利於胃的休息和損傷的癒合。

(2)鼓勵飲水, 由於嘔吐腹瀉失水過多, 患者在盡可能情況下多飲水, 補充丟失水分。 以糖鹽水為好(白開水中加少量糖和鹽而成)。 不要飲含糖多的飲料, 以免產酸過多加重腹痛。 嘔吐頻繁的患者可在一次嘔吐完畢後少量飲水(50毫升左右), 多次飲入, 不至於嘔出。

(3)止痛。 應用顛茄片、阿托品、654-2(山莨菪堿)等藥均可。 還可局部熱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瀉、發燒者可適當應用黃連素、氟呱酸等抗菌藥物。 病情較輕者一般不用, 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5)嘔吐腹瀉嚴重, 脫水明顯, 應及時送醫院靜脈輸液治療, 一般1~2天內很快恢復。

三、胃病的預防方法

1.節制飲酒, 勿暴飲暴食, 慎用或不用易損傷胃黏膜的藥物。 急性單純性胃炎要及時治療, 愈後防止復發, 以免轉為慢性胃炎, 遷延不愈。

2.傳統鍛煉。 八段錦中“調理脾胃須單舉”和五禽戲中的“熊戲”、叫化功可以平時多練習, 對增強脾胃功能有一定作用。

3.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