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血滿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uè Mǎn Cǎo

【別名】接骨藥、大血草、接骨丹、血管草(《雲南中草藥》), 苛草、接骨木(《西藏常用中草藥》), 榆古興那布(藏名)。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紅山花的全草及根。 夏、秋采, 切碎曬乾或鮮用。

【性味】

辛甘, 溫。

①《雲南中草藥》:辛, 溫。

②《西藏常用中草藥》:甘淡, 平。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酸澀, 平。

【功能主治】

祛風, 利水, 散瘀, 通絡。 治急、慢性腎炎, 風濕疼痛, 風疹瘙癢, 小兒麻痹後遺症, 扭傷, 骨折。

①《雲南中草藥》:祛風活絡, 散瘀止癢。

②《西藏常用中草藥》:活血散瘀, 強筋骨, 祛風濕, 利水消腫。 治風涅性關節炎, 慢性腰腿痛, 扭傷, 血腫, 水腫。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濕,

補血, 活血, 利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5錢;或燉肉。 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急、慢性腎炎:血滿草五錢, 酒瓶花根一兩, 山皮條、石椒草各四錢。 水煎服。 (《全展選編·內科》)

②治風濕疼痛, 風疹:血滿草適量。 煎水外洗患處。

③治小兒麻痹, 跌打損傷:先用梅花針刺患處, 再用鮮血滿草莖葉適量舂細, 酒炒外包。

④治骨折:鮮血滿草全草適量, 搗爛, 加酒或開水調敷。

⑤治水腫:血滿草嫩葉、根皮三至五錢, 同豆腐煮服。 (②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

⑥治大腸下血, 脫肛:血滿草、黑鎖梅根、芒種花根, 煮豬肉吃。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