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可以吃檳榔?
吃檳榔除了會導致口腔癌, 許多研究報告也顯示, 從嘴巴咀嚼開始, 不論是透過黏膜或是血液滲入人體, 對口腔、咽喉、食道、胃、肝都有致癌的威脅;此外, 一項研究也發現, 孕婦如果有食用檳榔的習慣, 造成流產、早產等生殖危害的機率也大增。
一項研究顯示, 長時間接受檳榔子中的檳榔素, 及荖花中的黃樟素, 對臍帶血管內皮細胞的存活及生長, 確有明顯抑制作用, 懷胎媽媽還是不嚼為妙。
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和環境衛生研究組主任葛應欽, 五年前就針對屏東、台東一帶186名孕婦, 以問捲進行回溯調查,
檳榔素及黃樟素, 被公認是檳榔致癌並導致細胞突變的最主要成份, 若胎兒暴露在這些壞東西中, 可能產生畸形、發展障礙, 甚至會死, 但目前有關檳榔對懷孕影響的研究, 多偏向動物, 而吃檳榔對人類生殖系統的作用, 除子宮頸細胞及孕婦淋巴球染色體有發現變異外, 其餘仍著重於流行病學,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則首次利用人類臍帶血管來進行實驗。
婦產科主治醫師說, 某次接生一名產婦,
他們的研究指出, 短時間(三十分鐘至兩小時)投予檳榔素及黃樟素, 都會減少人類臍帶血管張力, 即造成血管鬆弛作用, 且劑量愈大效果愈強, 這表示, 短期給予這兩個檳榔致癌成份, 竟有可能改善胎兒及胎盤的血液迴圈、讓胎兒更順利得到來自媽媽的營養, 但這仍待進一步研究驗證。
不過長時間(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給予檳榔素及黃樟素, 卻出現明顯副作用,
近年有研究指出, 常造成高危險妊娠的「妊娠高血壓」, 為一種血管內皮細胞疾病, 而他們已發現檳榔素及黃樟素對臍帶血管內皮細胞確有影響, 所以此二檳榔成份和妊娠高血壓的相關, 有進一步探討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