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腹部手術後的中醫療養方

腹腔術後必須等到“排氣”才能開始逐漸恢復進食, 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 雖然很多外科手術本身非常簡單, 但術後胃腸功能紊亂, 併發腸粘連、腸梗阻, 出現不規則腹痛, 卻是現代醫學的難題之一。 現代醫學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只能對嚴重併發症患者施行再次手術松解, 易導致“雪上加霜”的局面。
穴位是人體“隨身的藥箱”, 將針灸技術應用於外科術後, 可以更有效地防治腸粘連、腸梗阻, 讓術後患者減少併發症的困擾, 更快地恢復健康。
腹部手術真的會“傷元氣”嗎?
王寬宇教授介紹, 民間流行的說法認為,

腹部手術會“傷元氣”, 從中醫的角度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中醫學認為“氣為血之帥”, 氣虛則血行不利, 導致血脈瘀阻、不通則痛。 腹部手術的創傷和麻醉反應以及術中對胃腸道直接的損傷和刺激, 可造成腹腔臟器氣滯血瘀, 臟腑氣機運化失調, 傳化之物停滯。
腹部術後胃腸功能不能順利恢復, 腸的蠕動及吸收能力受限制, 不但造成腸腔內液體大量丟失, 而且也使得腹腔、腸腔內壓力增高, 出現腹痛、腹脹, 各種併發症的危險性也增大。 這種情況下, 單用西醫藥治療和胃腸減壓往往很難奏效, 且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
兩大要穴可促進胃腸道排氣
王寬宇教授介紹說, 足三裡是治療腸胃痛的首要穴位, 屬足陽明經胃經多氣多血之要穴,
因其具有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宣暢氣機等多種功效而倍受關注。 上巨虛為足陽明經胃經與大腸經的下合穴, 其功能是彙聚濁氣冷降下行, 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腹脹、痢疾、便秘、腸痛等。
現代研究表明, 電針刺激足三裡、上巨虛這兩個穴位, 對胃腸運動和胃電頻率都有明顯影響, 使前腦啡肽原mRNA的表達明顯增加, 從而調節胃腸功能, 使麻痹的胃腸恢復蠕動, 促使腸腔積氣排出, 腸道功能恢復正常, 有效緩解腹痛、胃腸痙攣等術後併發症。 同時, 刺激這兩個穴位還具有提高機體抗炎和修復能力、改善病灶周圍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進展的作用。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系統地將此療法應用於臨床,
結果證明, 通過對足三裡、上巨虛的刺激, 可以促進術後排氣, 對於預防及治療術後腹脹、腸麻痹、胃腸痙攣性腹痛等併發症有明顯的療效。
外科和中醫並不相互排斥
傳統的中藥在治療術後腸粘連、腸梗阻方面同樣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據王寬宇教授介紹, 中醫學認為“六腑以通為用, 以降為順”, 術後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務必要使機體六腑通暢, 臨床上避免出現腹部痛、脹、閉、嘔等關格證候, 此外還要避免積聚於胃腸的濁物形成糟粕, 不能通降下行, 滯塞不通而成餘毒。 該科自行研製的“排氣湯”, 以“活血化瘀、通裡攻下”為法, 促進術後胃腸功能的恢復, 加速排氣排便, 防治腸粘連、腸梗阻, 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王寬宇教授認為, 提到外科, 很多人感覺似乎與中醫沒有任何關係。 手術雖然常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因為人體畢竟不是拆裝修理後就能立即恢復正常運轉的機器, 在經受手術打擊後必經過一定階段後, 各項功能才能得到恢復。 在這個方面, 針灸和辨證使用中藥有著其他方法難以企及的療效。 作為開展外科手術的鼻祖, 中醫藥在外科領域中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