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當寶寶不斷打嗝媽媽應該怎么辦

打嗝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僅大人會打嗝, 小孩也會打嗝, 甚至有些孕婦在懷孕時都可以感覺到或在超聲檢查時可以看到, 小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就已經會打嗝了。 但很多新手爸爸媽媽都會發現, 小嬰兒特別容易打嗝, 尤其是在剛吃完奶的時候, 看著小肚子一顫一顫的, 時不時發出“嗝嗝”的聲音, 真是讓家長們心疼得不得了, 卻又一籌莫展, 但小家伙看上去似乎卻沒有顯出很難受的樣子, 不哭不鬧的, 很是安靜地“享受”著。

其實大多數寶寶打嗝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家長可以不必太過于擔心。

那為什么嬰兒會特別容易出現打嗝呢?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下分隔我們人體胸腔和腹腔的一塊很薄的肌肉---膈肌, 它是我們人體很重要的呼吸肌。 當膈肌收縮時, 擴大胸腔引起吸氣, 膈肌松弛時, 減少胸腔容積而引起呼氣, 由于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調節膈肌運動的植物神經功能較弱, 當寶寶受到輕微刺激如空氣吸入、進食太急太快太冰太燙, 或著涼等情況時, 就會使得膈肌突然收縮, 從而快速吸氣并發出“嗝嗝”聲, 這種聲音會隨著膈肌的收縮節奏而連續發出。 隨著嬰幼兒的成長和神經系統的慢慢完善, 打嗝的現象也就慢慢好轉了, 所以, 只要寶寶的打嗝不會影響到正常的飲食睡眠等, 家長是不必太過于擔心的。
那么, 面對打嗝的寶寶, 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一下呢?

1.科學喂養:不能讓寶寶在過于饑餓或哭鬧厲害的時候強硬喂食, 或在喂食時吃得太急太快, 這樣不僅會使寶寶容易嗆到, 而且也容易導致寶寶吃完奶后發生打嗝的現象, 喂食的時候, 不能喂得太飽, 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

2.奶嘴出口大小要適宜:奶瓶出口太小的話, 寶寶吃奶時需要用很大的力氣吮吸而容易吸入太多的空氣, 造成寶寶脹氣的現象, 出口太大時, 容易讓寶寶吃得過急。

3.喂養后拍拍后背:喂奶后不要馬上就把孩子放在床上, 應該先把孩子豎著抱起來, 一只手扶著寶寶的頸后部, 或讓寶寶的頭靠在你的肩上, 然后用另一只手五指彎曲并攏中間留空,

輕輕拍打寶寶的后背, 幫助他打出飽嗝, 將胃里的空氣排出后再把寶寶放下來。

4.多給寶寶做腹部按摩消消滯:如果寶寶打嗝的原因是由于乳食停滯不化造成的, 那么在寶寶打嗝時就可以聞到不消化的酸腐異味, 因此可以用消食導滯的方法, 如飲服山楂水消消滯等, 并多給寶寶做腹部的按摩, 讓寶寶在你的溫柔指尖中調整自己的小肚子, 幫助“排氣”, 食消氣順, 則嗝自止。

5.做好腹部的保暖:新生兒若無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 并且嗝聲高亢有力且連續, 一般是受寒涼所致, 寒熱之氣逆而不順時也容易誘發打嗝, 這時可以給寶寶喝點溫白開水, 因此, 天氣寒涼時要注意寶寶腹部的保暖, 睡覺時注意將被子或衣服蓋在寶寶的胸腹部上,

夏天開空調時溫度不宜太低, 以26~28℃為宜。

6.飲食要節制, 勿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如果小寶寶的飲食不節制, 或吃了太凍的奶水, 或服用了寒涼的藥物時, 則氣滯不順, 胃氣上逆動膈而誘發打嗝。

7.止嗝小方法:如果小寶寶打嗝不止, 可以用手指輕輕撓下寶寶的腳底板, 寶寶會因為突然的刺激而停止了打嗝, 或者也可以輕輕撓下寶寶的小嘴巴和小耳朵, 這里的神經比較敏感, 也可以有效地制止打嗝現象。

總之, 打嗝對于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來說是很常見的現象, 只要不影響到飲食等正常的生活, 就可以不必太過于擔心, 但如果寶寶頻繁地打嗝, 并伴有哭鬧厲害、食欲變差、體重減輕或重復嘔吐、溢奶等并發癥時,

則應該要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去做個詳細的檢查, 看看是否有其他疾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