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談談頸椎肥大症

所謂頸椎肥大症, 是指由頸椎的肥大增生引起的頸痛、頭暈、手麻等不適症狀的病症。 此病在醫學上稱為頸椎病或

頸椎綜合征。 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中人, 特別是那些日常生活和勞動中, 經常低著頭工作, 並較長時間維持在某一種姿勢的人。 如長時間低著頭讀書、抄寫、縫紉等, 就很容易引起頸部的積累性勞損。 人的頸部既要負重、活動度又大, 所以容易受到損傷。 此外,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 椎管和各種組織一樣出現退行性變化。 這兩種因素加在一起, 便形成了頸椎骨刺, 即出現頸椎肥大增生。 如果肥大增生的骨刺長在頸椎椎體的前緣,

可以不產生任何症狀。 只有當骨刺長在椎體的側方或後緣, 突進了椎間孔或椎管內, 壓迫了椎動脈、神經根或脊髓, 才會產生頸痛、手麻、頭暈、頭痛, 以及肢體無力, 走路不穩等情況。

頸椎病雖然由於肥大增生的骨刺壓迫神經根、椎動脈或脊髓而產生的, 但是不等於骨刺不消除, 這種病就不能治療。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很多, 歸納起來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療法兩大類。

非手術療法, 又稱保守療法。 常用的非手術療法, 有牽引、按摩、理療、頸托、藥物等, 可以根據不同的病情選用。 大多數病人經過非手術療法治療, 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對早期的病人治療效果更為滿意。 然而, 也確有—小部分病人,

經過各種非手術療法治療效果不滿意, 或病情十分嚴重, 可考慮手術治療。

不過頸椎病手術有一定的併發症和危險性。 因此, 以慎重為好。

為了避免和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要防止頭頸部位受傷, 睡時枕頭不要墊得過高。 冬天睡覺時, 要避免頭頸部位受涼, 參加劇烈運動時, 先做些頸部的預備活動, 這樣可以防止頸部肌肉由於突然活動而引起損傷。 較長時間維持在某一種姿勢下工作的人, 可以利用一些空隙時間活動活動頸部, 平時經常進行頸部活動, 可以使頸肌得到鍛煉, 也可以防止勞損。

對有頸椎病的人來說, 除了應用石膏固定制動外, 都要積極地進行鍛煉和自我按摩。 如進行練功十八法或延年益壽二十勢的操練也有一定效果。

只要大家認真做好頸部的保健, 那麼, 頸椎病的發生就可以大大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