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肝癌最愛這些人

瀋陽人劉先生28歲時趁著創業大潮下海, 近三十年摸爬滾打, 好不容易打下一片天地, 卻在57歲時被查出肝癌晚期。 如今提起自己的經歷, 只能不停地 說:“我真是後悔啊!”11月18日, 劉先生。 他的主治醫生告訴記者, 像劉先生這樣為了應酬而經常大魚大肉、飲酒、勞累的“拼命三郎”最容易被肝癌盯上。

肝癌, 雖然在發病率和死亡率上排在肺癌之後, 但因早期症狀不明顯, 難以發現和確診, 它總是在最後階段呈爆發之勢, 因此被稱之為“癌中之癌”也並非不無道理。 肝癌的最佳治療階段是在腫瘤早期, 在腫瘤尚未擴大轉移的時候,

最好的方式就是手術讓它一刀斃命。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是每一個醫生的忠告, 也是每一個患者包括健康人群應該提高警惕和值得重視的方面。

肝癌高危人群須終身定期檢查

每一種疾病都有自己固定的高危人群, 肝癌也不例外。 肝癌的高危人群, 即是罹患肝癌可能性最高的群體。 在這個群體當中, 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曾經有過肝癌 病史的人群, 他們曾經患過肝癌, 因此腫瘤復發和再發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健康群體。 除此之外, 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也當列入肝癌高危人群的範圍, 因為乙肝病毒是 誘發肝癌常見的原因。 年逾四十的中年人, 若患有肝炎或者肝硬化, 同樣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之一。

如果長期攜帶乙肝病毒, 而且還長期大量飲酒, 則發生肝硬化肝 癌的幾率更高。

對高危人群而言, 更要警惕自己身體的微妙變化。 如果屬肝癌高危人群, 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防患於未然, 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唯一的辦法就是定期做針對肝臟的檢查。

普通人的體檢頻率是每年一次, 而肝癌高危人群的體檢頻率是每三個月一次, 並且一旦確定為肝癌的高危人群, 這樣的檢查必須持續終身。 表面上看這樣的檢查 頻率過高且要持續終身, 是否很麻煩, 其實並不麻煩, 這種檢查其實就是做個B超抽個血, 做B超是瞭解肝臟有無異常的結節或腫塊, 抽血是瞭解肝功能、甲胎蛋白 和乙肝病毒DNA情況。 每三個月做一次肝臟檢查,

多數人擔心的是費用問題, “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年的體檢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樣, 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費用肯定要比正常人體檢費用要高, 但這四項檢查費用其實也貴不到哪裡去, 算下來一年也就 800來塊錢吧。 ”

這樣的定期檢查對肝癌的高危人群講是非常重要的, 它絕對能夠起到防癌于未然、早發現早治療的作用。

原發性肝癌都要做哪些檢查?

1、超聲檢查:B超檢查經濟方便, 可以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與部位, 診斷準確率約為90%。 對肝臟病變的檢出率也是比較高的。 通常來講, 肝癌從1cm 長到3cm, 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 所以若第一次做B超肝癌檢查沒看見肝癌的話, 4~6個月後再照一次, 肝癌應該還在3cm以下, 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

2、CT:用CT檢查肝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全國來說做得比較多。 不過當肝癌直徑小於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實質CT難以顯示。 肝癌呈彌漫性, CT不易發現;區別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有困難。

3、PET-CT:PET-CT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檢查項目之一, 有乙肝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檢查。 PET-CT是將PET與CT融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 系統為一體, 既可通過CT形態顯像進行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 又可由PET功能顯像反映肝臟占位元組織的生化代謝資訊, 並且同時渾身掃描可以瞭解整體狀況和評 估轉移情況, 達到早期發現病灶的目的, 同時可瞭解腫瘤治療前後的大小和代謝變化。

4、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檢查:是這幾年發展比較快的一種檢查方式, 過去來說核磁共振沒有CT檢查那麼理想,

現在隨著核磁共振的技術不斷發展, 掃描時間 越來越快, 解析度也越來越高了, 對於肝臟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 現在核磁共振對於肝癌的檢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