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淋巴結分佈
淋巴結屬於免疫系統, 在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 它屬於一種橢圓形或者是蠶豆型的組織。 淋巴結能夠抵禦外來的侵襲, 當然如果炎症比較嚴重的時候, 淋巴結有可能會出現腫大的情況, 要想瞭解淋巴結的一些問題, 可以通過超聲波來進行檢查,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診斷的方法, 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全身淋巴結分佈
是呈橢圓形或蠶豆形的淋巴組織小體, 大小不一, 新鮮時呈灰紅色。 穿插於淋巴管的行程中, 並與淋巴管相通連。 淋巴結一側凸隆, 與此側相通連的淋巴管稱為輸入淋巴管;
另一側凹陷形成淋巴結門, 與此側(門)相通連的淋巴管稱輸出淋巴管。 每個淋巴結的輸出管少於輸入管, 一個淋巴結的輸出管可為另一淋巴結的輸入管。 淋巴結的主要功能是:過濾淋巴、清除細菌和異物、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等功能。
臨床意義:
人體各部位或器官的淋巴管, 一般都先匯至附近的局部淋巴結, 當身體某局部或某器官發生病變或炎症時, 細菌、毒素等異物可隨淋巴經淋巴管擴散到附近相應的淋巴結。
該局部淋巴結具有阻截和清除這些細菌或毒素等異物的作用, 成為阻止病變蔓延和擴散的防禦屏障。
超聲對淋巴結診斷的作用:
以往對淋巴結的診斷通常用手觸診進行, 但臨床上有些淋巴結不能觸及, 這些不能觸及的淋巴結往往是體積較小、部位較深的淋巴結。
超聲診斷由於它為無創性檢查方法, 可以反復多次地檢查, 對淋巴結能定量評估, 因此超聲可作為理想的隨訪手段。 超聲診斷是根據淋巴結的大小和結構來評估放療、化療療效的, 當淋巴結縮小至初始值的25%以上時為放療陽性反應。 典型的放療反應是淋巴結在縮小的同時, 其輪廓變得不清晰, 內部回聲不均勻。 惡性腫瘤在治療早期, 結構改變往往不明顯, 絕大多數是在化療中期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