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上早教課有必要嗎

寶寶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對他們的飲食習慣, 身體健康方面很關注, 甚至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方面也考慮的比較多。 很多父母會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早教課的問題, 因為他們感覺孩子早教發育的好的話, 會對整體的智力發育方面有著極好的效果。 但也有人不贊同這樣的說法, 那麼對於寶寶來說早教課有必要嗎?

寶寶能從早教班學東西嗎?

肯定能學到, 但是學到的技能也好知識也好可能不會很快地量化表現出來。 很多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育兒專家提倡“早教”。 你覺得給小月齡的寶寶聽音樂讀繪本沒有用, 因為他們既不會唱也看不懂字, 但是音樂啟蒙教育可以促使其大腦活動增強, 思維更敏捷, 行動更有力, 性格更開朗;繪本可以激發寶寶的閱讀興趣, 鍛煉專注力, 陶冶美感等。

早期教育的意義,

說到底其實就是儘早地為孩子提供能夠促進大腦神經發展的環境和方法, 也就是說, 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豐富環境。 還要明確一點就是:“早教”≠“早教班”。 寶寶不一定有必要上早教課, 但是有必要早教。 如果家長能在家裡就營造一個很好的早教環境,

早教班不需要報。 但是如果, 家長對孩子的早教沒有概念, 那麼可以選擇報早教。 早教班的重點在於可以讓我們父母從專業的角度學習如何“早教”, 早教班是教家長, 不是教孩子。

上早教班的好處:

一、拓展小寶寶的社交圈

我和發爸白天都要上班,

平時白天是爺爺奶奶帶, 胖發的活動範圍就是社區的遊樂區, 雖然小朋友很多, 但都是各玩各的, 互相不接觸。 但是去早教班, 都是月齡相差不多的小夥伴, 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玩兒。 胖發早教班L2的課程有個環節就是紅圈圈, 小寶寶們圍著玩具坐一圈, 家長在圈外, 意在弱化寶寶的分離焦慮感情緒, 我很喜歡這個環節, 給寶寶們自己一個獨立處事的環境。 我決定帶胖發去早教班的初衷就是這點, 希望胖發除了接觸家裡人以外, 能多接觸些別的人和環境, 也為以後入園打基礎。

二、高品質的親子陪伴時間

現在是資訊時代, 手機不離手, 包括和在寶寶相處的時候, 不自覺地也會掏出手機, 刷微博發朋友圈拍張寶寶萌照......某種程度上手機也會疏遠我們和寶寶的距離。

早教班裡禁止拍照, 意味著短短一個小時的課程必須排除各種干擾, 一心一意陪伴在寶寶身邊。 發爸平時在家裡很少會單獨陪胖發, 上早教他都是自告奮勇抱著胖發跳舞參加遊戲, 對他們之間的互動我覺得也很有幫助。

三、學習和寶寶互動

現在家裡不缺玩具, 網路上也不乏各種早教音樂等等, 但是怎麼跟寶寶互動的同時鍛煉到寶寶的大運動發展和精細動作, 如何陪寶寶玩一些調動寶寶五感的遊戲, 可能很多家長還是會“一頭霧水”。 早教課會有老師帶領家長和寶寶一起做一些技巧練習, 還有互動遊戲, 在家我也會和胖發繼續玩。

四、寶寶喜歡

每次去早教,

胖發都玩得很開心。 早教班有很多設施或者玩具, 家庭全套裝備不太現實, 早教中心也算是胖發能有個額外的遊樂區。

說完有點, 那麼如何選擇早教機構?現在市場上早教機構眾多, 價格不菲, 所以選擇既慎重又茫然。 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家長方便。 選擇早教班的地點, 在家長平時的活動範圍內, 不要離家太遠。 不然每週一次的課程, 都要驅車去很遠的地方參加, 長時間下來對家長是個負擔, 也不利於堅持下去。

2.寶寶喜歡。 早教機構就是寓教於樂的地方, 寶寶喜歡上課才有意義。 絕大部分早教班都有一次試聽課的機會, 爸爸媽媽帶寶寶去試聽, 瞭解一下上課流程, 觀察寶寶反應, 從寶寶日常習慣判斷適不適合他們。

3.環境影響。既然是上課,我覺得老師的作用也很重要。我當時給胖發選早教機構的時候,有去實地接觸過兩個機構,第一個早教班,老師們都很熱情,介紹課程的時候感覺很專業,順帶會給你一些寶寶教育的小建議,整個過程都很愉快;第二個早教班,接觸的感覺就是按部就班,從宣傳品牌的角度上照本宣科,也沒有熱情洋溢的氣氛。我希望寶寶的性格外向開朗一些,從這個角度我覺得第一個比較適合。

4.課程結構。這點有主觀性,早教班有的像幼稚園一樣,老師教一個寶寶學一個,配合各種活動和遊戲;還有的就是不斷地帶寶寶玩,讓寶寶在玩耍中自己去感知、理解、體會。

那麼寶寶多大適合上早教?

早教沒有特定時間,滿月裡就可以給寶寶早教,聽音樂看黑白卡等等。雖然很多機構42天就可以上課,但是我覺得最早6個月左右去比較合適。小月齡的寶寶日常活動基本就是睡覺,三四個小時就是一個睡眠週期,帶寶寶出門可能會干擾到寶寶的日常作息,在寶寶餓和困的狀態下並不一定能達到很好的預期效果。而且早教中心的教具更適合會獨坐和爬行的寶寶玩耍。

早教的過程是體現在日常跟寶寶的互動上,而不是僅僅寄託于一周1-2次的早教課。早教班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父母學會怎麼陪孩子玩,儘量給寶寶創造一個早期的豐富體驗環境。

3.環境影響。既然是上課,我覺得老師的作用也很重要。我當時給胖發選早教機構的時候,有去實地接觸過兩個機構,第一個早教班,老師們都很熱情,介紹課程的時候感覺很專業,順帶會給你一些寶寶教育的小建議,整個過程都很愉快;第二個早教班,接觸的感覺就是按部就班,從宣傳品牌的角度上照本宣科,也沒有熱情洋溢的氣氛。我希望寶寶的性格外向開朗一些,從這個角度我覺得第一個比較適合。

4.課程結構。這點有主觀性,早教班有的像幼稚園一樣,老師教一個寶寶學一個,配合各種活動和遊戲;還有的就是不斷地帶寶寶玩,讓寶寶在玩耍中自己去感知、理解、體會。

那麼寶寶多大適合上早教?

早教沒有特定時間,滿月裡就可以給寶寶早教,聽音樂看黑白卡等等。雖然很多機構42天就可以上課,但是我覺得最早6個月左右去比較合適。小月齡的寶寶日常活動基本就是睡覺,三四個小時就是一個睡眠週期,帶寶寶出門可能會干擾到寶寶的日常作息,在寶寶餓和困的狀態下並不一定能達到很好的預期效果。而且早教中心的教具更適合會獨坐和爬行的寶寶玩耍。

早教的過程是體現在日常跟寶寶的互動上,而不是僅僅寄託于一周1-2次的早教課。早教班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父母學會怎麼陪孩子玩,儘量給寶寶創造一個早期的豐富體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