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便血究竟是怎么回事?

便血, 是怎么回事-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否患了痔瘡, 繼而想想難為情, 覺得不是什么大病就置之不理。 專家特別提醒, 便血不單純是痔瘡的問題, 有可能是其他肛門疾患, 或者是更為嚴重的疾病, 比如腫瘤。

日前, 某患者, 姓鄒, 男, 今年36歲, 因大便干燥便血, 血色時鮮時暗, 左側下腹疼痛無定處, 大便每日3-4次, 但他自以為“肯定是辣食吃多了”, 得上了痔瘡, 并未在意, 到藥房買了些痔瘡藥開始服用。 但以上各種不正常癥狀持續了3個月后還未消停, 最后他才開始擔心了, 慌忙到醫院肛腸科就診, 不料檢查結果出來是大腸癌。

醫生告訴他, 其實, 痔瘡和大腸癌出血不一樣, 痔瘡引起的大便出血, 出血顏色鮮紅;而大腸癌的便血則是癌組織潰爛引起的, 血色多污穢且帶有腥臭味、呈暗紅或黑色, 塊狀, 和大便混合而下。 所以, 如果發現便血, 千萬不能拖, 自己分不清, 就該到正規醫院就診, 以免貽誤治療。

“由于醫患雙方都缺乏應有的警惕, 現在大腸癌的誤診率相當高。 ”據專家介紹, 有資料顯示, 我國青年人大腸癌的誤診率很高, 以往“年過半百”才多發的大腸癌, 現在越來越多地纏上了年輕人。 據了解, 腸癌的高發、年輕化趨勢, 雖與人們飲食結構有密切關系, 但往往大腸癌病因不十分清楚, 早期癥狀也不明顯。 一旦發現, 病情大多已發展到晚期。

因此, 預防大腸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早發現癌變, 比如進行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