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由來 驚蟄養肝護肝好時節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
當心冷暖變化,
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驚蟄,
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每年3月5日或6日,
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
春雷始鳴,
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蟄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
萬物出乎震,
震為雷,
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
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
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
杞棗雞蛋湯
驚蟄過後萬物復蘇, 是春暖花開之季, 但又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之時, 因此, 也是流行性疾病多發的季節。 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
所以, 在這一節氣中, 應該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工作。 除此之外, 關於驚蟄期間還要注意啥呢?
中醫學上, 以四季配五臟, 春季屬肝臟, 一系列肝的病證, 如精神疾病、高血壓、中風等病, 常會在春季復發或加重。 中醫很早就提出“春宜養肝”的說法。
春季只有保持肝臟的生理功能, 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 如果忽視了護肝養肝, 肝臟機能失常, 則易發生上述病症。
《黃帝內經》指出:“正氣記憶體, 邪不可幹。 ”意思是說, 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 邪氣不易侵入機體, 也就不會發生疾病。 所以, 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春季注意調理起居飲食可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第一, 生活上不要過分勞累, 造成體質下降,
第二, 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 切忌妄動肝火, 否則肝氣太盛, 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
第三, 飲食上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旺的食品為主。
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 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鴨血性平, 營養豐富, 養肝血、治貧血, 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 鴨血菠菜湯可養護肝臟、疏理肝氣。
新鮮水果蔬菜中, 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 可以清熱瀉火;山藥、蓮子、銀耳等, 可以扶正祛邪、滋陰補腎、健脾和胃。
美味湯品 助你春天補肝養肝
杞棗雞蛋湯
用料:
枸杞子30克,
紅棗10枚,
雞蛋2只。
制法:
枸杞子洗淨瀝幹,
紅棗洗淨去核,
功用:
補肝腎, 健脾胃, 滋陰潤燥, 養血除煩。 適用於肝腎虧損、脾胃虛弱者已經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枸杞子味甘, 性平, 功能滋補肝腎, 益精明目。 藥理證實, 枸杞子多糖不僅是免疫增強劑, 而且有免疫調節作用。 枸杞子還有保肝及抗脂肪肝作用
豬肝枸杞子湯
用料:
豬肝100克,
枸杞子50克。
制法:
豬肝與枸杞子共煮熟,
調味即可。
功用:
能補肝、養血、明目,
適用於要養肝明目的美眉。
丹參黃豆湯
用料:
丹參10克,
黃豆50克,
蜂蜜適量。
制法:
丹參洗淨放砂鍋中,
黃豆洗淨用涼水浸泡1小時,
撈出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煲湯,
至黃豆爛,
揀出丹參,
加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功用:
補虛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