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顆牙齒正常嗎
一般來說, 我們口腔當中的牙齒數量是固定的。 一般來說, 數量會在28-32之間, 但是很少有人是32顆牙齒的。 那麼, 32顆牙齒正常嗎?其實這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主要是因為4顆智齒全部長出來了, 所以牙齒數量才會增加。 但是對於一些智齒來說, 影響到口腔健康是需要拔除的。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 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 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 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 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 有“智慧到來”的象徵, 因此被俗稱為“智齒”。 智齒生長方面, 個體有很大差異, 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 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 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 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 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 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 這都是正常現象。
現代醫學一般認為智齒是人類進化的殘餘物。 由於智齒生長在牙槽骨的末端, 現代人類的牙槽骨由於進食的越來越精細化而在長度、寬度、強度上不同程度的退化, 從而導致其無法提供足夠的供智齒萌出的空間, 這樣智齒在萌出時往往會因為空間不足而造成異位萌出、阻生;此外智齒本身的退化也會導致萌出數目不足,
什麼樣的智齒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較正, 預計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齒冠周軟組織沒有發炎和疼痛史, 智齒沒有齲壞者。
3.有對咬牙的智齒。
智齒和闌尾一樣都是人類進化遺留的產物, 闌尾是人類在原始時期用來消化粗纖維, 比如樹根之類食物的器官, 而智齒是用來咀嚼粗食纖維樹根樹皮這類食物對人類消化系統提供幫助的牙齒, 隨著人類的進步, 食物越來越精細, 人類逐漸退化不需要的東西, 下顎體積變小, 而在頜骨上幾乎沒有智齒的生長空間, 上顎也沒有了對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