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的作用
在中醫的理念中, 食療的作用被肯定的很充分。 食療的方法都是採用的食物為原料, 不利用其它的添加劑, 這根藥物治療就有著很大的區別。 是藥三分毒, 藥物的療效再好, 它也有著副作用, 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我們說,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能不吃藥就不去輸液, 這就是怕我們的身體對藥物產生依賴性, 身體會產生抗體, 以後使用的藥就必須越來越好。 所以我們推崇中醫食療。
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 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就是“有病治病, 無病強身”, 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 也就是說, 利用食物(穀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 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 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 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 但食物畢竟是食物, 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
藥物療法主要使用藥物, 藥物性質剛烈, 自古有“毒藥”之稱, 主要是為治病而設, 因此藥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局限, 主要針對患者, 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如若隨便施藥, 虛證用瀉藥, 實證用補藥, 或熱證用溫性的藥物, 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藥物, 不僅不能治療疾病, 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食物療法寓治於食, 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 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 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 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 它不像藥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 人們容易接受, 可長期運用, 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 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藥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 不能隨意更換, 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 使之味美色豔, 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當然, 由於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各有偏長, 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與天地相參。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 與自然息息相關, 人類的生存有賴於大自然提供的各種條件, 人體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因此, 藥膳食療應遵循順乎自然的法則, 適應氣候變化的規律, 春夏季節應注意保養陽氣, 秋冬季節應注意保養陰液才能起到良好的養生作用。
中醫食療的作用很多, 它能幫助調理我們的身體, 慢慢恢復到應有的狀態, 更可以鞏固我們的身體機能, 使之更好的工作和學習。 有對食療感興趣的朋友, 不妨多讀一些中醫方面的書籍, 利用科學的方式進行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