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多動症臨床表現有哪些

小兒多動症是現代醫學發展出的一個新名詞, 相信很多家長再有了孩子之後都聽說過這樣的病症。 但是, 什麼是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臨床表現有哪些?是不是只有孩子做不住, 跑來跑去就是小兒多動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注意缺陷

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 是本症的核心症狀。 患者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 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 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 注意維持困難, 經常有意回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 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 做事拖拉, 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 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 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 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 甚至忘記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

2.活動過多

表現為患者經常顯得不安寧,

手足小動作多, 不能安靜坐著, 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 到處亂跑或攀爬。 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遊戲, 一天忙個不停。

3.行為衝動

在資訊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 表現衝動, 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 為此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 造成不良後果。 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 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 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

注意缺陷、活動過多和行為衝動是ADHD的核心症狀, 具有診斷價值。

4.學習困難

因為注意障礙和多動影響了患者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完成作業的速度和品質, 致使學業成績差, 常低於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5.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 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 左右分辨困難。 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6.品行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 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 如辱駡、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 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 如說謊、翹課、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小兒多動症不是不治之症, 也不像神經分裂症那樣讓人心力交瘁。 面對患有小兒多動症的孩子, 家長要耐心教導, 不要使用家庭暴力, 粗暴對待。 同時, 有條件的家長最好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

向專業人士尋求科學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