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飯後運動的壞處有哪些?

相信大家肯定都很喜歡吃完飯之後和家人、朋友出去散散步, 或者還有可能去做打羽毛球、跑步之類的有些劇烈的運動。 但不知道大家對吃完飯之後運動對身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有沒有瞭解呢?到底飯後運動真的有助於消化嗎?真的會對身體有一定好處嗎?可能答案未必如此吧!

由於在運動時, 肌肉的活動, 使全身的血液進行了重新分配, 大量的血液流到參於活動的肌肉中去了, 內臟器官, 諸如胃、腸等器官的血管都處於相對收縮狀態, 因而消化、吸收機能也處於抑制狀態, 胃液分泌減少, 消化能力減弱。 此外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 腎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 這也可以使胃腸道的蠕動減弱, 使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 而在運動後此種狀態不能立即改變。 要休息一定的時間後才能恢復正常, 所以在激烈運動後不能馬上進食。 如激烈運動後立即吃飯,

就會影響消化吸收能力, 長此下去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症狀。 然而在吃完飯後立刻作劇烈的運動也是不好的, 會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管道的蠕動。 同時, 因為作劇烈運動的時候, 流往全身骨胳肌肉的血液會增加, 以至於腸胃及內臟的血液會相對下降, 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影響吸收, 甚至嚴重者會造成慢性消化不良。

所以飯後不能立刻出去運動, 這樣只會對身體有壞處並沒有什麼好處, 那什麼時候運動才會對身體起到好的作用呢?飯後休息一個小時左右, 就可以從事運動了。 這樣既給了充分時間去消化食物, 消化完食物做些小運動又會有利於身體健康, 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