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ēi Xiàn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杯莧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athula prostrata(L.) Bl.[Achyranthesprostrata L.」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30-50cm。
根細長。
莖上升或直立,
鈍四棱形,
具分枝,
有灰色長柔毛,
節部帶紅色,
加租,
基部數節生不定根。
葉對生;葉柄長1-7mm,
有長柔毛;葉片菱狀倒卵形或菱狀長圓形,
長1.5-6cm,
寬6-30mm,
先端圓鈍,
微凸,
中部以下驟然變細,
基部圓形,
上面綠色,
幼時帶紅色,
下面蒼白色,
兩面有長柔毛,
具緣毛。
總狀花序由多數花叢而成,
頂生和最上部葉腋生,
直立,
長4-35cm;總梗延伸,
不分枝,
密生灰色柔毛;花叢具長約1mm的花梗,
在花序下部的花叢間距離較遠,
愈向上距離愈近,
初直立,
后開展,
最后反折,
下部花叢由2-3朵兩性花及數朵不育花而成,
愈向花序上部,
花叢內的不育花數目愈減少,
最上部花叢僅有1朵兩性花,
而無不育花,
果實成熟時,
整個花叢脫落;苞片長1-2mm,
先端長漸尖,
授粉后反折;兩性花白花被片卵狀長圓形,
長2-3mm,
淡綠色,
先端漸尖,
具凸尖外面有白色長柔毛,
內面無毛,
具3-5脈;雄蕊花絲長3-4mm,
基部連合部分僅長1mm;退化雄蕊長方形,
長0.5mm,
先端截形,
具2淺裂或凹缺。
胞果球形,
直徑約0.5mm,
無毛,
帶綠色;不育花的花被片及苞片黃色,
長約1.5mm,
花后稍延長,
先端鉤狀,
基部有長柔毛。
種子卵狀長圓形,
極小,
褐色,
光亮。
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灌叢或小河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南及臺灣、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腸利濕。
主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