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古詩今譯】

六月裡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 與藍天相連接, 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 在陽光輝映下, 顯得格外的鮮豔嬌紅。

【詩詞賞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組詩作品, 一共二首。 這兩首詩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 表達出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 其中第二首也就是本文中提到的這一首被廣為傳誦。

楊萬里的詩以白描見長, 這首詩最能體現其深厚的白描文字功底。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中“畢竟”二字, 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 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 但已能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 詩句似脫口而出, 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 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後, 詩人用“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 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 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 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 概括而又貼切。

【養生解讀】

荷花也叫蓮花, 是我國的十大名花,

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已經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 隰與荷花”, “彼澤之陂, 有蒲有荷”。 從古至今, 描寫荷花的詩詞數不勝數, 楊萬里的這首詩就是寫荷花的著名代表作之一。 自北宋著名文學家周敦頤寫出“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後, 荷花便成為“君子之花”, 更加被文人墨客所喜愛。

荷花有美好寓意

和很多美麗的花一樣, 荷花也有自己美好的寓意。 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六種。

聖潔 荷花被佛教尊為神聖淨潔之花。 荷花還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譽, 人們喜歡蓮花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清廉 荷花也被叫青蓮, 青蓮與“清廉”諧音, 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為官清正。

吉祥 荷與“和”諧音。 古代以蓮花和魚剪成圖紙張貼,

稱為“連年有餘”。 民間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 一人捧盒, 以示和合。

愛情 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在《採蓮曲》中寫到“牽花恰並蒂, 折藕愛連絲”, 也即以並蒂蓮和藕絲不斷, 表示男女愛情的纏綿。

美女 《詩經》中有將蓮花比作美女的記載。 《國風·陳風·澤陂》中說:“彼澤之波, 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 傷如之何?寢寐無為, 涕淚滂沱。 ”描寫一男子將蓮花比作久已傾慕的美女, 許久未能見到, 傷心不已。 不管是醒著還是睡著, 眼淚和鼻涕如下雨般情不自禁地淌下來。

友誼 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 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 荷花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的純潔友情。

駐顏消濕散瘀功效多

荷花、荷葉的藥用歷史也十分悠久, 荷花全株都有藥用價值,

是我國醫藥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杜長明介紹說, 荷花是一種美容的藥材, 在《日華子本草》中記載有“鎮心, 益色駐顏”的功效。 荷花還可以治療一些婦科疾病, 比如《滇南本草》中記載其能“治婦人血逆昏迷。 ”對於男性而言, 荷花也是一種較好的中藥, 比如《日用本草》中記載其可以“澀精氣。 ”此外, 《本草再新》中還記載了荷花可以“清心涼血, 解熱毒, 治驚癇, 消濕去風, 治瘡疥。 ”

荷葉可以治療一些產科疾病, 還有解毒的作用, 比如《本草拾遺》中記載荷葉“主血脹腹痛, 產後胞衣不下, 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 水煮服之。 ”《品匯精要》“治食蟹中毒。 ”《日華子本草》中記載荷葉能“止渴, 並產後口幹,

心肺燥, 煩悶。 ”荷葉還常用於治療一些血症疾患, 比如《日用本草》中記載其可以“治嘔血、吐血。 ”《本草綱目》記載其能“生髮元氣, 裨助脾胃, 澀精濁, 散瘀血, 淆水腫、癰腫, 發痘瘡。 治吐血、咯血。 衄血、下血, 溺血、血淋、崩中、產後惡血、損傷敗血。 ”此外, 荷葉還有很多功效, 比如《滇南本草》中記載荷葉可以“上清頭目之風熱, 止眩暈, 清痰, 洩氣, 止嘔, 頭悶疼。 ”《本草通玄》記載荷葉能“開胃消食, 止血固精。 ”

荷葉食療 簡便有效

荷葉是藥食同源的中藥, 很多食療藥膳中都有它的參與, 這裡為大家介紹兩款荷葉食療方:

荷葉茶 荷葉9克, 山楂9克, 陳皮9克。 洗淨, 混合, 沸水沖泡。 代茶飲, 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 可理氣祛濕減肥。

荷葉飯 將好大米500克洗淨, 放在盆裡, 一斤大米配清水一斤、豬油100克,

攪勻, 放在鍋內隔水蒸熟。 然後取出難開晾涼, 保持鬆散。 將蝦肉、叉燒肉、瘦豬肉、燒鴨肉、冬菇等切成小丁, 炒熟;雞蛋煎熟切片。 將其混合作餡, 拌入飯中, 用新鮮荷葉包裹。 再放入籠中用大火蒸20分鐘即可。 (楊 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