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打組合拳從根本抗擊腫瘤

位於武昌南湖花園平安路的艾克中醫院, 在多年腫瘤治療中運用“大劑攻下法”, 以“解鬱、通絡、軟堅、排毒”為用藥原則, 將不少瀕臨死亡線的病人拉了回來。 先做手術、放化療還是採取中醫中藥治療, 對腫瘤患者來說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對此, 武漢艾克中醫院副院長張敏指出, 發生在體表的腫瘤, 能手術的儘快手術, 而發生在肝、肺等“五臟”上的腫瘤, 越早介入中醫治療效果越好, 讀者可致電027-85779421諮詢。

醫生遵循“八字方針”消除滑膜肉瘤

60歲的王先生家住漢口。 2011年初, 他手臂上突然冒出鵪鶉蛋大小的包塊, 不痛不癢,

一查竟是惡性程度很高的滑膜肉瘤。 確診後不久, 患者在一家綜合醫院做了切除手術, 沒想到僅僅過了半年, 原位置就重新長出一個肉疙瘩。

2011年9月, 王先生在朋友介紹下來到武漢艾克中醫院, 張敏醫生遵循“解鬱、通絡、軟堅、排毒”八字方針, 以“軟堅消結湯”加特色藥“金絲吊葫蘆”為患者治療。 一年後, 王先生手臂上的肉疙瘩漸漸消退。 如今6年過去, 患者複查腫瘤標誌物等指標正常, 未出現復發和轉移。

32歲的丁女士家住孝感, 2010年5月查出3公分大肝腫瘤, 得知肝腫瘤切除後復發率較高, 她便趕到武漢艾克中醫院求助, 希望使用中醫中藥進行治療。 主任醫師高巧巧同樣以“解鬱、通絡、軟堅、排毒”為基本原則, 在此基礎上使用不同的引經藥進行治療。

目前, 患者病情穩定, 還在縣城裡打工。

融合前人經驗形成“第三套思路”

腫瘤, 古時稱為“岩”, 因其觸感堅硬而得名, 可見中醫對腫瘤的治療早已有之, 並積累了一定經驗。 張敏介紹, 中醫治腫瘤發展至今, 大體形成了三套治療思路。

一種比較主流的思路是“扶正祛邪”, 尤其在科班生當中尤為推崇。 這種方法的局限性在於短期有效, 長期效果則很有限。 由於扶正勢必會使用到大量補藥, 屬於一種關門療法, 容易把病邪“關”在病人體內而找不到突破口。

第二種治療思路則在民間盛行, 即以紅豆杉、癩蛤蟆、蜈蚣、蠍子等劇毒物“以毒攻毒”, 達到殺死腫瘤的目的。 這種方法的難點在於, 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

尺度很難拿捏, 用得太輕對腫瘤起不到殺滅作用, 用得太重患者可能中毒而亡。

張敏介紹, 經過多年摸索, 艾克中醫院對腫瘤治療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 即腫瘤是癌毒高度集中之處, 就像是一座頑固的堡壘, 堡壘不能攻破, 就談不上治療腫瘤, 更談不上清掃體內的癌毒。 因此在治療中, 用比較果斷的手段攻下敗毒, 以“解鬱、通絡、軟堅、排毒”為治療原則, 可以有效驅除病人體內的邪氣。

“解鬱、通絡、軟堅、排毒”打組合拳

如何理解“解鬱、通絡、軟堅、排毒”?

高巧巧介紹, 中醫認為, 腫瘤是由氣、血、痰、毒相互交結而成的有形腫塊, 即氣滯、血瘀、痰瘀、毒聚。 臨床觀察發現, 肺、肝、胃、大腸和婦科腫瘤的形成, 的確與氣滯有關。

“氣滯致病, 首先就要解鬱”。

高巧巧說, 氣滯可以理解為氣不順、生氣、心情不好。 有研究顯示, 腫瘤發生4個月前, 三分之一的患者碰到過令人氣憤的事情, 或長期處於工作、生活的高壓之下。 同時, 病人在得知自己患腫瘤以後, 很容易陷入焦慮絕望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 以海藻、昆布、香附、合歡皮、郁金等解郁藥物調理病人的氣機, 可以為腫瘤治療打開局面。

如果說解郁是把金鑰匙, 那把門打開後, 要做的就是活血通絡。 中醫認為, “血為氣之母, 氣為血之帥”, 意思是血的運行要靠氣的推動, 氣滯則血瘀。 通過通經絡、通腸道、通竅, 可將體內之毒排出體外。

堅硬如磐石的“岩”, 如何攻得破?高巧巧介紹, 運用牡蠣、海蛤、昆布、海藻、鱉甲等軟堅散結藥物, 可以循序漸進地將腫瘤先軟化,

再祛除。 有的病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 如長在頸部等體表的腫塊手摸上去會有明顯的變軟, 這離治好的時間就不遠了。

漢代華佗認為, 腫瘤的發生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 更有五臟六腑蓄毒不流的原因。 這一論斷解釋了為什麼局部腫塊切乾淨了, 部分患者在若干時間後又復發, 甚至在別的部位長出來。 根本的一條, 就是五臟六腑的毒沒有排除體外。 高巧巧說, 在排毒上, 醫院重用白花蛇舌草、金絲吊葫蘆等解毒藥, 取得了比較確切的效果。 (文/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