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學開學謹防手足口病

9月初, 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 手足口病預防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據香港衛生署往年資料統計, 在學校開學三個月內, 都是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高發期。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童醫療中心神經科主任醫師王紀文表示,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 在夏秋季比較常見, 今年受持續高溫等影響, 原本5~7月的高發期拖到現在。 而今學校開學, 更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家長要小心應對。

王紀文介紹, 手足口患兒首先出現的症狀多為低熱, 常伴有食欲減退, 全身不適, 咽喉痛, 發熱1~2天后出現口腔黏膜潰瘍和皮疹。

潰瘍一開始是紅斑, 隨後出水皰並進展為潰瘍, 患兒常因為疼痛而拒食;皮疹一開始是斑丘疹, 隨後轉為皰疹, 皮疹不癢。 有的患兒也可只表現為皮疹或口腔潰瘍, 不發熱。 手足口發病的第一周, 傳染性最強, 要避免接觸患兒。 如果孩子不幸得了手足口, 要先在家休養, 等到全部症狀消失兩周後再去上學, 以防傳染。

我國目前還未推廣手足口病疫苗, 只要不出現重症表現, 是可以在家治療及觀察的。 就像常見的流感一樣, 絕大多數病人通過簡單的治療就可以緩解治癒, 甚至部分病例有自愈情況, 但在某些特殊的人群中, 也會出現極少數死亡病例。

腦幹腦炎是手足口病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最早期的特點是發熱、肢體抖動、嘔吐和嗜睡,

部分患兒在這些症狀後會迅速出現呼吸心跳加快、出冷汗、手腳發涼, 然後肺水腫和肺出血、心功能衰竭並死亡。 肢體抖動的症狀最容易被忽視, 而這也是最危險的症狀。 因此,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發熱持續不退、肢體抖動或顫抖、嘔吐、嗜睡, 或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大量出汗、手腳發涼、意識不清、抽搐等, 即使皮疹不明顯, 也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