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
胰腺炎根據它的發病特性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 但是如何來診斷這兩者是有醫學依據的。 判斷胰腺炎是急性主要是從它的病情發展過程、症狀、患者體型上的特徵或是胰腺激素分泌的多少來作為依據, 同時檢查血尿和澱粉酶的含量高低也是一個檢驗標準, 但是在胰腺發病時不會有明顯得上升, 因此並不是常用的標準。
主要依據
1)病情發展過程:可有以下3類:僅有過急性發作史, 以後未再復發, 但炎症持續存在;有過反復急性發作, 但每次發作後並未完全痊癒, 與復發性急性胰腺炎不同;有些患者並無明確腹痛發作, 而最終出現脂肪瀉、糖尿病等為主要表現, 此型又稱為慢性無痛性胰腺炎。
(2)症狀:腹痛, 初為間歇性, 漸呈持續性, 部位及性狀與急性胰腺炎相似, 可伴有發熱與黃疸。 因胰腺外分泌不足, 胰酶缺乏而出現脂肪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等現象,
(3)體征:上腹部可有壓痛, 或可捫及包塊, 併發脾靜脈血栓時, 可引起脾大, 或出現節段性門脈高壓征。 少數可併發胰腺癌。
2.輔助檢查
(1)血清和尿澱粉酶:除急性發作期, 一般不增高。
(2)各種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均可減退。 ①促胰灄素試驗。 胰液分泌量減少(80mmol/L)和胰酶含量減低。 ②膽囊收縮素刺激試驗。 結果同促胰液素試驗。 ③尿BT—PABA(苯甲醯一酪氨醯一對氨基苯甲酸)試驗。 測定尿中PABA的排泄量, 約為正常量的50%。 ④Lundh試驗。 胰酶活力降低。 此試驗現已少用。
(3)血清放免法膽囊收縮素、促胰液素測定:含量明顯增加, 系因胰酶減少, 對膽囊收縮及促胰液素的回饋性抑制減弱或消失所致。
(4)1~I碘化脂肪吸收試驗:血131碘iE常值。
(5)胰腺內分泌功能減退, 血糖可升高。
(6)腹部X線平片:可見胰腺鈣化影, 鋇透可有胃和(或)十二指腸受壓徵象。
(7)B超掃描:可顯示胰腺腫大或縮小以及囊腫等圖像。
(8)逆行胰管造影:可見胰管結石、管腔變形或呈串珠狀。
(9)CT掃描:可見胰腺縮小、增大或正常。 密度下降或正常。
3.診斷標準①典型的症狀與體征,外分泌功能明顯異常, 逆行胰膽管造影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改變, 並可除外胰腺癌者。 ②x線與CT有明確胰腺鈣化或胰腺結石。 ③胰腺活組織檢查符合慢性胰腺炎。
4.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急性復發性胰腺炎鑒別:後者在發作時血澱耪酶顯著增高, 腹部平片常陰性, 胰腺組織無永久性炎症痕跡。 當慢性胰腺炎出現梗阻性黃疸時, 常與胰腺癌、壺腹部瘟、總膽管結石等相混淆, 往往須經多方面檢查, 甚至剖腹探查, 經病理活檢與細胞學檢查才能作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