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3個考前常見的睡眠誤區


相關閱讀:考前考生如何保證睡眠?

考生睡眠三大誤區

Q:

俄國的彼得一世每天只睡5小時, 愛迪生只要睡2~3小時就能恢復精力, 拿破崙有時只要靠在樹上打個盹就能消除疲勞。

縮短睡眠時間, 花時間多溫習功課, 是否也適合考生呢?

A:

愛迪生、拿破崙等成功例子只能算是個別特例, 並不適合於每個人, 特別是考生。

考前要保證睡眠品質為主, 保持大腦的清晰, 考場才能更好地發揮。 僅僅依靠考前的加班加點, 甚至犧牲睡眠時間來複習功課很難達到效果的, 有時候適得其反, 讓考生上課注意力下降, 思維遲鈍。

長期睡眠不足, 會引起體質下降, 引起判斷力減弱, 思維遲鈍, 協調功能不良, 甚至會導致神經衰弱, 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從心理學角度看, 睡眠不足可造成心理疲乏, 情緒容易不良變化等。

Q:

睡不好肯定影響考試表現, 乾脆多花點時間睡覺, 休息好,

狀態才好?

A:

其實, 睡眠時間不等於睡眠品質, 睡得多不代表睡得好。 睡懶覺的人睡眠中樞長期處於亢奮狀態, 而其他神經中樞由於受到抑制時間太長, 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 得相對緩慢, 因而會感到終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甚至智力下降。 不能企圖用長睡眠來代替低睡眠品質, 一個好品質的睡眠, 即使只是5~6個小時也足矣。

而睡眠品質的好壞與基因、個人習慣、環境等因素有關, 家長確實可以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如少噪音、黑暗、床褥清潔, 床墊軟硬合適), 讓孩子獲得高品質睡眠。

Q:

想睡就睡, 不想睡就複習, 自然放鬆才能考出好成績?

A:

按照平常生活規律, 按時休息, 按時複習才是最好的。 隨意更改生活規律, 很容易適得其反。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比長的時間, 隨意打亂既有的習慣, 企圖通過考前“三把火”是很難達到好睡眠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