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期的營養保健

兒童期分為兩個階段, 即4~6周歲和7~12周歲。 4~6歲的兒童生長發育較快, 語言動作能力增強, 身體正在建造骨骼、牙齒、肌肉和血液。 因此, 營養物質需要量較大, 必須有足夠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以供生長發育的需要。

7~12歲的兒童處於迅速生長發育的階段, 是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峰期。 此時期的兒童體力活動增多, 新陳代謝旺盛, 因此, 對營養的要求很高。 營養供給是否充足全面、比例適宜, 不僅關係到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而且與智力發育、改善學習狀況、提高學習成績的關係極為密切。

4~6周歲兒童的營養需要

此階段的兒童每年體重增加約2千克, 身高增長5~7釐米, 頭圍增長緩慢, 每年增加不到1釐米, 四肢迅速加長, 且活動能力加強。 並且開始有了思維, 能將物品按吃、穿、用、玩分開, 且學過的知識不容易遺忘。 語言、社交能力逐漸增強, 智力發育迅速。 因此這一階段仍需要營養素的充足供應。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組織形成的重要物質基礎。 此時幼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25克, 並且應注意品質。 高品質的蛋白質不但易於消化, 而且只需少量即可。 牛奶、雞蛋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 最好每天都吃, 同時還可再吃些魚、肉、豆類等。

脂肪

脂肪是人體所必需的重要能源。 幼兒期是髓鞘形成期, 因此特別需要脂肪酸。 往往有些人認為油脂類不易消化,

易引起腹瀉, 因而不敢多給孩子吃。 其實, 如果脂肪吃得太少, 導致熱能不足, 就只能依靠糖類來補充。 這樣則會因吃甜食過多而引起偏食、蟲牙等不良後果。 因此, 幼兒不僅要吃動物油, 還要多吃植物油, 也可用花生醬、芝麻醬等加入幼兒的飲食中, 以保證足夠的能量供應。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 兒童雖然不需要很多, 但因正處在生長發育期, 有必要為其提供全面的營養, 並保證營養素之間的平衡。

維生素

維生素對身體組織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缺乏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就會產生各種病症。 因此, 正處在生長期的幼兒多吃些牛奶、水果、蔬菜、海藻、乳製品、蛋、肝等是很有必要的。

微量元素

兒童缺鋅會影響骨骼生長, 而且會造成皮膚粗糙、色素沉著, 並出現貧血等其他營養不良的現象。 這些孩子長大後會出現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發育不全等症狀。 因此, 兒童應常吃肝、魚、瘦肉及牡蠣和貝類等含鋅高且易吸收的動物性食物, 來保證鋅的供給。 鉻、釩、鈣、磷及維生素C和葉酸都對眼球發育有所影響。

釩有抗拒鉻的作用, 如果鉻與釩的比例下降會引起眼壓上升, 從而形成近視。 維生素C 能促進鉻的吸收, 增強睫狀肌的調節作用。 維生素C 還能使鞏膜堅固, 使眼軸不變長, 並降低血液pH 、減輕眼球壁擴張。 鈣、磷代謝也與近視的形成有關, 兒童應補充足夠的鈣以確保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

4~6周歲兒童營養飲食特點

7~12周歲兒童的營養要求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每日熱量供給量規定:7~9歲兒童為2200千卡,  10~12歲男孩為2600 千卡,  女孩為2340千卡。 蛋白質的需要量隨活動能力的增強和肌肉發育程度而增多,  7~10歲為每日 60克,  10~12歲為每日70克, 應保證獲得優質蛋白質, 其供熱量應占總熱量的11%~14%。

由於骨骼生長迅速, 對礦物質尤其是鈣的需要量很大, 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銅等及各種維生素也必須充分供給。  脂肪攝入量不宜過高, 其所供熱量約占總熱量的25%~30%, 其中1/2來自植物油。 如果此時兒童營養供給不足, 就會出現疲勞或抵抗力降低的現象。 如果蛋白質不足會導致發育遲緩、體重減輕, 甚至出現智力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所以應根據其特點合理安排飲食。

適當進補可以消除疲勞、補充消耗, 有利於兒童更健康地成長。

7~12周歲兒童的飲食安排

根據7~12周歲兒童熱能和營養量的需要, 在飲食安排上, 必須包括如下五類食品:

◆ 第一類食物: 以穀類為主, 如米飯、饅頭、麵條、玉米、紅薯等, 主要供給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 B族維生素, 以提供熱量。

◆ 第二類食物:以動物性食物為主, 如肉、蛋、奶、魚等, 以供給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 和 B族維生素。

◆ 第三類食物:以豆類為主, 如大豆及其製品, 以供給植物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礦物質、膳食纖維和 B族維生素。

◆ 第四類食物:以蔬菜水果為主, 供給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 第五類食物:食用油和食糖, 食用油應以植物油為主, 以提供熱量和必需脂肪酸。

兒童飲食營養禁忌

為了保證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健康, 有些食品兒童不宜多吃, 否則會給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帶來危害。 主要有以下幾種食品:

◆ 爆米花

含鉛量高, 容易造成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抗病能力下降。

◆ 肥肉

兒童常吃、多吃肥肉, 不僅會造成肥胖, 而且會影響鈣離子的吸收, 久之可能造成體內鈣的缺乏。

◆ 罐頭食品

罐頭食品在製作過程中, 要加入色素、香精、甜味劑、防腐劑等添加劑。 因為兒童發育尚未成熟, 肝臟解毒功能還不完善, 這些添加劑對兒童健康影響較大。

◆ 可樂飲料

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的興奮作用, 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

◆ 奶糖

奶糖殘留在兒童牙齒間隙, 經口腔細菌作用, 很快就轉化為酸性物質,而且奶糖一般都加進了少量的有機酸,會使牙齒組織疏鬆、脫鈣溶解,嚴重時造成齲齒。

◆ 彩色食品

有些食品色素是用化學方法由人工合成的,這種物質會干擾人體內的正常代謝和多種活性酶的正常功能,蓄積在體內還會導致慢性中毒。過多食用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兒童多動症。

◆ 果凍

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鈉,吃得過多會影響對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也會降低鐵、鋅元素的吸收,對兒童生長發育不利。

◆ 泡泡糖

含有增塑劑等多種添加劑,在嘴裡長時間含著,很容易把膠基咽下去,對兒童健康有不良影響。

兒童多動症與飲食營養

據分析,兒童多動症(也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與母親孕期生病、早產、難產、大腦生理生化方面的異常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在飲食方面有以下幾種因素:

● 與攝入食品添加劑(如香精)和人工色素有關。我國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專供嬰兒的主輔食品除按規定可加入強化劑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劑、色素、香精、谷氨酸鈉及不適宜的食品添加劑。

● 與高糖飲食有關:高糖飲食可使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不足,進而導致多動症。

● 與鉛攝入過多有關:美國多動症兒童高達10%,與鉛攝入過多有關。鉛可導致腦神經的化學及神經遞質的代謝發生變化,從而使視覺運動功能、記憶、感覺、形象化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症症狀。所以,兒童要避免使用含鉛食具,少吃含鉛多的食物,如爆米花、皮蛋、貝類、大紅蝦、萵苣及含鉛(多半為污染)的蔬菜。

很快就轉化為酸性物質,而且奶糖一般都加進了少量的有機酸,會使牙齒組織疏鬆、脫鈣溶解,嚴重時造成齲齒。

◆ 彩色食品

有些食品色素是用化學方法由人工合成的,這種物質會干擾人體內的正常代謝和多種活性酶的正常功能,蓄積在體內還會導致慢性中毒。過多食用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兒童多動症。

◆ 果凍

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鈉,吃得過多會影響對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也會降低鐵、鋅元素的吸收,對兒童生長發育不利。

◆ 泡泡糖

含有增塑劑等多種添加劑,在嘴裡長時間含著,很容易把膠基咽下去,對兒童健康有不良影響。

兒童多動症與飲食營養

據分析,兒童多動症(也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與母親孕期生病、早產、難產、大腦生理生化方面的異常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在飲食方面有以下幾種因素:

● 與攝入食品添加劑(如香精)和人工色素有關。我國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專供嬰兒的主輔食品除按規定可加入強化劑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劑、色素、香精、谷氨酸鈉及不適宜的食品添加劑。

● 與高糖飲食有關:高糖飲食可使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不足,進而導致多動症。

● 與鉛攝入過多有關:美國多動症兒童高達10%,與鉛攝入過多有關。鉛可導致腦神經的化學及神經遞質的代謝發生變化,從而使視覺運動功能、記憶、感覺、形象化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症症狀。所以,兒童要避免使用含鉛食具,少吃含鉛多的食物,如爆米花、皮蛋、貝類、大紅蝦、萵苣及含鉛(多半為污染)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