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的心理治療
老年精神病的主要誘因就是因為老年人的心理沒有適應自己這個階段的生活, 認為自己成了拖累, 沒有了自身的價值,
其一, 對生活事件能夠應付。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不平常、不愉快甚至不幸的事, 我們稱之為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所產生的精神刺激常是導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如有的老人和原單位領導不和, 發生矛盾、衝突, 或與鄰居吵架、毆打 ,或家庭成員不和, 或工資沒調上、房子沒分到, 或親人傷亡等等。 這類事件發生後, 會加重精神負擔, 而有心理問題的老人還會導致精神崩潰。 如何正確對待?最好是向知心人、好朋友、家裡人傾訴, 大家共同商量總比一個人想的要正確些。 憂慮和煩悶千萬不要悶在心裡, 獨自一人悔恨、痛心、鑽牛角尖, 應該儘量坦率地講出來。 這樣, 不但可以給自己心理上找到一條出路,
其二, 不要作“白日夢”。 作“白日夢”對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 是有害的。 因為他們不容易使自己的思緒從夢中解脫出來, 結果常常是越想越興奮, 越想越激動, 越想陷得越深, 最後難以自拔, 而成為精神上的隱疾, 以致影響言行。 例如, 一些有精神問題的人, 大多為性格內向者。 性格內向的人, 表面上看, 他不與人來往, 不聲不響, 好象很平靜, 實際上腦子不停地在活動。 有的獨自一人在那兒冥思苦想, 海闊天空, 虛無縹緲,
其三, 不要讓自己感到生活單調、乏味。 生活單調、乏味會使人對一切喪失信心, 容易陷在苦悶中, 導致和加重心 理問題, 無法協調自己的神經系統。 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 對一個人的精神健康、協調情緒、平衡神經活動都起著很 重要的作用,
一個人如果什麼都不會, 對什麼都沒有興趣, 這樣的生活豈不太乏味、單調了。 人總得有點興趣和愛好, 例如下棋 、打橋牌、集郵、書法、作畫、看小說、欣賞音樂、釣魚、滑冰、打球、游泳、爬山, 這些室內的戶外的活動都可以。 就是織毛衣、聊聊天、學學烹調也很好。 每人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來選擇。
其四, 性格不要過於內向。 人的性格當然多種多樣, 各有所長, 但從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看, 性格不宜過於內向。 大家知道, 愉快的情緒是保證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要設法使自己情緒愉快起來。 怎樣才能保持愉快?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接觸人、要和人打交道。 人具有社會性, 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立存在,
怕與人接觸的老年人可以從助人入手來解開思想疙瘩。 中國有句老話:“助人是快樂之本”.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就要經常考慮別人, 幫助別人, 你幫助別人做些事, 別人也會幫助你, 這樣大家的關係就會處理得比較好, 你也就會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很重要。
老年人要多與身邊的同齡人接觸, 畢竟同齡人最瞭解自己的心理, 要學會化解一些心頭的疙瘩, 而且要多參加各種活動, 心理上健康了, 當然就能阻擋老年精神病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