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如何入藥治療疾病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 紅花已經作為中藥材應用於臨床治療, 張仲景就曾用紅花治療婦女病, 並將其記載于《金匱要略》中:“婦人六十二種風, 及腹中血氣刺痛, 紅藍花酒主之”。 《本草匯言》稱紅花為“破血、行血、和血、調血之藥也”。 紅花味辛性溫, 歸心肝經, 有活血通經、化瘀止痛的功效。 擅長通經, 治療婦女血瘀痛經、經閉、產後瘀阻有較好的功效, 另外也可用於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絞痛及跌打損傷等病症。 近年來, 中醫臨床上常用紅花及其複方製劑治療血瘀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血瘀型心絞痛:紅花5~10克, 放入水杯中, 先用少許涼開水浸泡半小時, 再用開水沖泡15分鐘後, 代茶飲。 或用桃仁10克, 紅花5克, 丹參5克, 元胡5克, 水煎兩次, 合併藥液, 分3次服用。
褥瘡:取紅花500克, 加水煎後濃縮成膠狀, 塗於紗布上貼患處, 敷以消毒紗布固定,
胼底(腳墊):紅花、地骨皮各40克, 研成細末, 加甘油100克攪勻, 塗於足底, 每日兩次。
閉經:紅花、蘇木、當歸各等份, 水煎後加入黃酒一盅, 煎至再沸後去渣取汁, 食前溫服。
中耳炎:取紅花0.3克, 枯礬30克, 共研細末, 將少許藥末吹入耳中。
專家提醒, 紅花為活血通經之藥, 並有明顯的子宮興奮作用, 所以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近年來, 有個別應用紅花後出現鼻出血等不良反應的報導, 服用時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