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湄潭特色美食

湄潭可能許多人們都不知道這個地區, 其實這就是貴州一個地區, 這個地區雖然說并不算是那么有名, 但當中所有的美食卻非常的多樣化, 是有很多的特色美食, 比如說臘味、干鍋雞和絲娃娃, 這兩種食物都是當地才能夠烹飪出來, 如果是自己在家里面去制作就會讓味道變得不是那么正宗。

貴州人喜歡吃臘味, 每逢舉子赴京趕考, 必備臘排骨的數串, 排骨皆為小節, 寓意“節節高升”。 有次有舉子投宿客棧, 店家陰差陽錯, 錯將稻草與排骨合蒸, 不料稻香入骨, 滋味獨特, 舉子食之思路打開, 一路照此食用。 京城殿試, 金榜題名, 舉子欣喜之余將功勞歸于這稻草排骨。 時至今日, 該地學子每逢考學, 據說都要吃稻香骨, 以期節節高升。

干鍋雞

干鍋雞(49元)是我到貴州必吃的一道菜, 故事則完全不同。 古黔東有一苗寨, 盛行百雞宴。 每逢男婚女嫁、拜天祭神之日,

寨民傾巢而出, 盡獻所獵山雞, 置于大鐵鍋中, 苗王揮刀斷枝, 以枝代鏟, 且翻且舞。 片刻, 雞香撲鼻, 令人垂涎。 然而, 當時人們不知其香源于殘葉落果, 便愛屋及烏, 視木鏟為雞香之本。 苗家干鍋雞, 由此世代相傳, 香飄山寨, 傳遍黔桂。

絲娃娃

絲娃娃的故事有點凄慘。

在貴州方言中, 絲娃娃音同于私娃娃, 意指私生子。 相傳, 一農婦拾回無名女嬰, 眾人稱其私娃娃。 農婦家貧如洗, 生計窘迫, 眾鄉民將家中所余食物送給女孩, 農婦將之切絲, 衷以面皮, 灌以調料, 讓女孩食之。 因其狀若襁褓, 故稱“絲娃娃”。 斗轉星移, 女孩出落得貌美如花。 鄉民探究緣由, 女孩笑稱:“皆因常食絲娃娃。 ”由 此, “絲娃娃”廣為流傳, 愛美少女尤其喜愛。

酸 湯

酸湯一直代表貴州菜最高級別, 全中國吃酸除了山西以外, 就應該算是貴州了。 這種酸和醋酸完全不同。 干鍋居的鍋底賣20元(送蔬菜一份), 魚的品種有4種, 我還是覺得鯰魚(29元/斤)下酸湯好吃。 傳說古時貴州少鹽, 山民因缺鹽, 食而無味, 體虛乏力。 常上山采摘各色野生酸果, 作為調料。 山民食用酸果烹制的菜肴, 覺得食欲大增, 體力健壯。 久而久之, 嗜酸成癮。 因酸果并非四季都有, 山民就把毛辣果、木姜籽及酒釀等, 置于壇中, 長期發酵炮制, 就成了毛辣酸, 調成酸湯。 從此, 貴州流傳一句民諺:“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竄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