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應注意手足口病的預防(1)
? 專家提醒,手足口病高發期是5-7月,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觸均可傳染。但可防可治不可怕,關鍵在於預防。
高燒不退、頻繁嘔吐多為重症
年齡小、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抗體存在少、未形成良好衛生習慣等,是手足口病好發于兒童的主要原因。
手足口病雖有出現於手、腳、口腔部位的皮疹、發熱等症狀,但千萬不能認為手上起水泡就是手足口病。其實,兒童出疹性疾病還是比較多的,像麻疹、水痘、口炎都容易和手足口病混淆。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輕症多,重症少,死亡更少,即使發病也不用恐懼。輕症主要表現在出現了皮疹,皮疹為斑丘疹等,60%以上的孩子都會出現發燒,這種發燒可以在皮疹出現之前,也可能是同時出現。一般發燒3~5天就退了,疹子5天也會消失,通常7天內就能自愈,輕症不需住院,家長在家中護理即可。
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早期識別重症患兒。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呼吸等情況,是否出現高燒不退、頻繁嘔吐現象,這是重症的早期表現,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肢體抖動或驚跳,甚至有時孩子在睡著時,突然出現驚跳而驚醒,這種情況要引起重視。
手足口病為嬰幼兒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可傳染本病。主要經糞便、口腔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在發病的第1周傳染性最強。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物品(如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農村留守兒童成為防治的薄弱群體
王主任介紹,絕大部分手足口病為輕型病例,少數病例由於病毒侵犯神經系統,臨床表現為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以及迴圈障礙,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
而重症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
呼吸系統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羅音或痰鳴音。
循環系統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危重時,出現頻繁抽搐、昏迷、腦疝;呼吸困難、紫紺、血性泡沫痰、肺部羅音等;休克等迴圈功能不全表現。
該病始發於每年春季,4-5月病例明顯增多,5-7月發病形成高峰。農村留守兒童,大都無人看管或只有老人照顧,成為手足口病防治的薄弱群體。個人預防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應注意家裡的環境衛生,物品表面、用具、潔具、掃地和拖地的用具,進行消毒及沖洗。如果接觸過患兒,可用消毒液消毒。家長在疾病高發季節應慎重帶5歲以下的幼兒到超市、遊樂場等人群密集處遊玩,避免感染病毒。
臨床有反復、多次被不同病毒感染
中醫定論的重型病例如“毒熱動風證”的症狀為:高熱不退、易驚、嘔吐、肌肉顫抖甚至昏迷等,採用解毒清熱、熄風定驚療法。
基本方藥為“羚羊鉤藤湯加減”,成分:羚羊角粉(沖服)、鉤藤、天麻、生石膏、黃連、生梔子、大黃、菊花、生薏米、全蠍、白僵蠶、生牡蠣。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日一劑,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結腸滴注。中成藥:安宮牛黃、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而危重型病例“心陽式微,肺氣欲脫證”的症狀為:壯熱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蒼白晦暗,口唇紫紺,可見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質紫暗等,採用回陽救逆療法。
基本方藥是“參附湯加味”,成分:人參、炮附子、山萸肉。用法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等酌定藥物用量。日一劑,濃煎鼻飼或結腸滴注。中成藥: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等。
手足口病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反復、被不同病毒多次感染,強調的是,只要孩子出現發熱、出疹,就應及時送醫院就診。幼稚園和學校每日應晨檢,督促孩子正確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注意保持教室、食堂乾淨清潔,教室、宿舍經常開窗通風;手足口病為丙類法定傳染病,發現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症狀時,要立即採取送診、輕症居家觀察等措施,並及時上報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