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

概述
是病毒性角膜炎中最多見的一種, 近年還有增多趨勢。 常發生於感冒、急性扁桃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瘧疾等熱性病後。 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原發感染多發生於6個月~2歲嬰幼兒或年輕人。 約70~90%成年人血清中可查到抗體。 一般為單眼發病, 少數可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病。

病因
本病是由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HSV-Ⅰ)和Ⅱ型(HSV-Ⅱ)感染引起。 HSV-Ⅱ比HSX-Ⅰ毒性強, 而前者比後者感染嚴重。 原發感染能發展為潛伏感染, 感染後病毒可在宿主神經節內, 特別是三叉神經節內終生潛伏;近來研究認為也可在感染過的角膜基質內潛伏。

症狀
1.樹枝狀角膜炎(dendritis keratitis)發病急,

常有畏光、流淚、眼疼、異物感等症狀。 初起時, 角膜表面出現點狀浸潤, 上皮層內出現細小顆粒狀小泡, 呈點狀、線狀或星狀排列, 稱樹枝狀皰疹。
2.潰瘍面積擴大。 邊緣不整齊, 呈灰白色地圖狀或阿米巴形。 由於細胞浸潤和水腫, 角膜基質明顯增厚, 後彈力層及內皮層表現腫脹和皺襞。 常合併虹膜睫狀體炎, 刺激症狀明顯, 病程可長達數月之久, 易復發。
3.盤狀角膜炎(disciform keratitis )或稱盤狀角膜水腫(disciform corneal edema), 是角膜基質受侵犯的常見類型。 角膜知覺消失。 視力明顯減退。 刺激症狀輕微或無症狀。 病程可長達1~數月。

檢查
1.樹枝狀角膜炎:2%螢光素染色, 呈明顯樹枝狀淡綠色著色, 故稱樹枝狀角膜炎。
2.病變潰瘍邊緣不整齊, 呈灰白色地圖狀或阿米巴形。


3.盤狀角膜炎:角膜表面粗糙, 呈顆粒狀水腫或上皮完整。 而基質層則由於浸潤、水腫而增厚, 呈毛玻璃樣灰色混濁。 病變區多位於角膜中央, 呈盤狀, 境界清楚。 有時可表現為基質的彌漫性浸潤。 後彈力層出現皺襞, 內皮有水腫;有較多灰色帶色素斑點狀角膜後沉降物(K、P)。

治療
1.抗單皰病毒藥物的應用及輔助用藥。
輔助療法:丙種球蛋白0.3~0.5毫升結膜下注射, 每日或隔日1次;自家血點眼或結膜下注射;Ⅰ型單皰病毒滅活疫苗耳前淋巴結注射等。
2.關於皮質類固醇的應用。
3.散瞳。
4.消除病變組織與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