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病寶寶預防要趁早
一項統計顯示, 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幾率會出現母嬰血型不合, 即這些母親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兒溶血病。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 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會到醫院做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查, 來使孩子遠離溶血病。
Rh溶血寶寶發病更嚴重
“溶血寶寶”是指患有新生兒溶血病的寶寶。 這個病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有報導表明, ABO溶血病占新生兒溶血的85.3%, Rh溶血病占14.6%, MN溶血病占0.1%。 ABO血型不合中約1/5發病, RhD血型不合者約1/20發病。 ABO溶血病不發生在母親AB型或嬰兒O型, 主要發生在母親O型而胎兒A型或B型;第一胎可發病;一般情況下ABO溶血病臨床表現較輕。
“溶血寶寶”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黃疸、貧血和肝脾腫大。 多數ABO溶血病的黃疸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 而Rh溶血病一般在24小時內出現並迅速加重。 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型為主, 如溶血嚴重可造成膽汁淤積, 結合膽紅素升高。 “溶血寶寶”的貧血程度不一。 重症Rh溶血生後即可有嚴重貧血或伴心力衰竭。
溶血寶寶確診要“過三關”
剛出生的寶寶如果黃疸出現得比較早或者程度比較重, 那麼就要警惕這個寶寶是不是一個“溶血寶寶”了。 不過並不是黃疸的寶寶都是“溶血寶寶”。 臨床上還需要做一系列的實驗室檢查。
膽紅素腦病是最重併發症
雖然新生兒溶血病很常見, 而且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率約占母嬰血型不合的10%, 但可能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其中膽紅素腦病是新生兒溶血病最嚴重的併發症, 早產兒更易發生。 早期表現為嗜睡、反應低下、吮吸無力、擁抱反射減弱、肌張力減低等,
不過年輕的爸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一般情況下ABO血型溶血症狀很輕, 孩子出生後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療, 只要及時進行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 孩子病情都可以緩解, 即使是嚴重的Rh溶血病, 若及時進行換血, 絕大多數寶寶也都能轉危為安。 另外, 並不是寶寶患黃疸就說明有溶血病。
把好產前和產後兩道關
瞭解了“溶血寶寶”的發病機制, 准媽媽們就可以配合醫生在產前進行干預。 如果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 准媽媽是O型血, 且有過流產史或者輸血史的話, 就要當心新生寶寶有無貧血以及黃疸出現的時間、程度。 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 准媽媽在懷孕前就要做一個“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查”, 來查一查血液裡抗體的情況。 要是抗體的“活性”不高, 准爸媽可以安心生孩子, 要是抗體的“活性”很高, 則可以通過一些藥物治療來降低, 現在不少醫院都有相應的中藥治療。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親抗體的“殺傷力”。
如果已經懷上寶寶, 准媽媽們要記得從16周左右開始, 定期檢測血液中抗體的情況, 一般四周左右一次,
對血Rh抗體效價明顯增高, 但又不宜提前分娩的孕婦, 進行血漿置換, 以換出抗體, 減少胎兒溶血。 Rh陰性血型的媽媽預防就更重要。 在流產或分娩Rh陽性胎兒後, 應儘早注射相應的抗Rh免疫球蛋白, 以中和進入母血的Rh抗原。 臨床目前常用方法是對RhD陰性婦女在流產或分娩RhD陽性胎兒的72小時內肌注抗D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