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Wǔ Sè Méi Yè
【別名】臭金鳳葉、毛神花葉、五色花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馬櫻丹的葉或嫩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ntana camara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馬纓丹, 直立或蔓性灌木。 植株有臭味, 高1-2m, 有時呈藤狀, 長可達4m 。 莖、枝均呈四方形, 有糙毛, 常有下彎的鉤刺或無刺。 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cm;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 長3-9cm, 寬1.5-5cm, 基部楔形或心形, 邊緣有鈍齒, 先端漸尖或急尖, 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 背面具小剛毛, 側脈約5對。 頭狀花序腋生, 花序直徑 1.5-2.5cm;花序醒粗壯, 長於順柄;苞片披針莆, 長為花萼的1-3倍,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常生於海拔80-1500m的海邊沙灘、路邊及空曠地。 我國庭園有栽培。 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有逸生。
資源分佈:原產美洲熱帶地區。
【化學成份】莖、葉含馬纓丹烯(lantadene)A、B, 馬纓丹酸(lantanolic acid), 馬纓丹異酸(lantic acid), 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 齊墩果酮酸(oleanonic acid), 22β-羥基-3-氧代-12-齊墩果烯28-酸(22β-hydroxy-3-oxcolean-l2-en-28-oic acid), 24-羥基-3-氧代-12-齊墩果烯-28-酸(24-hydroxy-3-oxoolean-12-en-28-oicacid), 3-氧代-12-烏蘇烯-28-酸(3-oxours-12-en-28-oic acid), 白樺脂酸(betulic acid), 白樺脂酮酸(betuIOnic acid), 馬纓丹白樺脂酸(lantabeiulic acid), 葉還含馬纓丹酮(lancamarone), 二甲基丙烯醯氧基馬纓丹酸(lantanilic acid), 馬纓丹黃酮甙(camaroside), 22-羥基馬纓丹異酸(lantoic acid), 毛蕊花甙(verbascoside), 對-羥基苯甲酸(ρ-hydroxybenzoic acid), 對-香豆酸(ρ-coumaric acid)及水楊酸(salicylic acid)等。
【藥理作用】
1.解熱、抗腫瘤等作用 葉含有的馬纓丹烯A有解熱作用;含有的毛蕊花甙在體外有抗微生物、免疫抑制和抗腫瘤作用,
2.免疫作用:給羊灌服五色梅葉粉200mg/(kg·d), 連續110d, 能顯著抑制中毒羊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也顯著降低脾網狀內皮細胞非特異性吞噬功能。 3.毒性 五色梅是世界十大有毒雜草之一。 小牛、羊、水牛等乳畜喂飼五色梅葉後可致慢性中毒而死亡。 從葉中分離的毒素成分馬纓丹烯A和B, 分別給羊口服產生的中毒劑量為65-75mg/kg和200-300mg/kg, 且馬纓丹烯A在葉中含量高, 故馬纓丹烯B對反芻動物中毒似不重要。 給兔灌服葉6g/kg或毒素125mg/kg, 可引起黃疸,
【毒性】五色梅是世界十大有毒雜草之一。 小牛、羊、水牛等乳畜喂飼五色梅葉後可致慢性中毒而死亡。 從葉中分離的毒素成分馬纓丹烯A和B, 分別給羊口服產生的中毒劑量為65-75mg/kg和200-300mg/kg, 且馬纓丹烯A在葉中含量高, 故馬纓丹烯B對反芻動物中毒似不重要。 給兔灌服葉6g/kg或毒素125mg/kg, 可引起黃疸, 厭食和便秘, 血漿非結合型膽紅素, 尤其結合型膽紅素增加, 天冬氨酸轉氨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光鏡病理檢查, 肝細胞濁腫, 肝門纖維化, 膽管擴張並增生;腎小球問質細胞增生, 腎小管變性, 腎小管內皮細胞濁腫, 核團縮。 豚鼠灌服毒素125mg/kg或口服葉粉, 在48小時內產生黃疸, 光致敏, 肝腎損傷,
【性味】味辛;苦;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主癰腫毒瘡;濕疹;疥癬;皮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或搗汁沖酒。 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搗敷;或絞汁塗。
【注意】內服不宜過量。 孕婦及體弱者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