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血壓的中藥配方
高血壓是很多人到一定年紀的時候都會出現的症狀。 有這一症狀的患者身體多有不適, 在平時生活中更是要注意很多細節。 不能受氣, 不能亂吃東西等等。 患者受盡折磨, 家屬也想他們儘快恢復。 希望你們可以採用中藥配方來治療高血壓, 這樣可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專病專方
1.建瓴湯:淮山藥、淮牛膝各30g, 生赭石25g, 生龍、生牡蠣、生地黃各20g, 生白芍、柏子仁各15g, 生甘草3g。 舌苔黃, 脈數有力者加黃芩;陽明實熱便秘加大黃;頭痛、頭暈甚者加菊花、鉤藤、天麻、龍膽草;夜不能眠, 心悸氣虛者加太子參、黃芪、夜交藤、酸棗仁;心絞痛加三七、延胡索;血脂高者加澤瀉、槐花;肝腎虛者加淫羊藿、桑椹、肉桂、澤瀉;腦血栓形成加用補陽還五湯或地黃飲子。
2.活血降壓方:赤芍、川芎各10g, 丹皮20g, 丹參、女貞子各15g, 潼蒺藜、鉤藤、澤瀉、酸棗仁各12g, 葛根9g, 琥珀粉3g(沖), 益母草30g。 兼肝腎陰虛者去川芎, 加熟地、白芍、桑椹;肝陽偏亢者去川芎,
3.平肝活絡湯:鉤藤20g, 夏枯草30g, 杜仲15g, 地龍、菊花、川芎、牛膝各10g, 紅花12g。 血脂高加白僵蠶, 桑寄生;濕熱盛加黃芩, 鬼針草。 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服。 對照組採用複方降壓片治療, 每次1~2片, 每日3次, 口服用牛黃降壓丸。
本方所用中藥經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它們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壓、降脂、抗凝、改善心腦血管神經功能的作用。 這種綜合治療效果可能是中醫藥的治療優勢之一, 也可能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防止和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有效途徑之一。
4.川芎澤瀉湯:川芎20~40g,
5.七味活血湯:當歸、何首烏各15g, 丹參20g, 蒲黃、莪術、槐花各10g, 生山楂30g。 肝陽上亢加夏枯草、菊花、珍珠母、白芍;陰虛陽亢加生地、桑寄生等;肝腎陰虛加枸杞子、桑椹子等;陽虛寒凝加仙茅、淫羊藿;項強加葛根、羌活;肢體麻木加天麻、豨薟草、雞血藤;痰濕盛加半夏、茯苓等。 涼水浸泡30分鐘, 煎至200ml, 再加水煎取200ml, 混合後早晚分2次溫服。 與槐花共同降低血管脆性;蒲黃可降低血管阻力, 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小板粘附率;山楂有擴張血管和持久降壓作用, 與何首烏並用,
6.蔣氏降壓基本方:石決明、夏枯草各30g, 豨薟草20g, 莪術、地龍各15g。 按主症分為5型, 基本方隨辨證加減。 ①肝火上炎型:加龍膽草、黃芩、山梔子、鉤藤、白芍、生地、澤瀉或合用龍膽瀉肝湯。 ②陰虛陽亢型:加天麻、桑椹、白芍、幹地黃、知母、黃柏、龜板、生牡蠣或合用知柏地黃湯。 ③陽虛陰盛型:加附子、肉桂、山萸肉、熟地、杜仲、淫羊藿或合附子湯及金匱腎氣丸。 ④痰氣互結型:基本方合十味溫膽湯。 ⑤瘀血阻絡型:加丹參、赤芍、川芎、葛根或合通竅活血湯。 然後隨兼症加減:心痛胸痹者加全瓜蔞、九香蟲、丹參;心煩不眠者加夜交藤、磁石;頭痛眩暈, 步行不穩者加澤瀉、牛膝、首烏;膽固醇、血酯增高者加枯礬、澤瀉。
7.健脾祛瘀降壓方:黃芪20g, 茯苓、葛根、川芎、郁金、菌陳、蒼術、白術、山楂、澤瀉各15g, 木香10g。 伴有肝陽上亢者加桑葉、菊花、夏枯草;伴有心脾兩虛者加遠志、當歸;伴有脾腎陽虛者加肉蓯蓉、淫羊藿。 水煎服, 每天1劑, 分2次服, 15劑為1療程。 主治舒張期高血壓。
文章介紹了關於中藥治療高血壓的配方。 中藥治療方法雖然見效沒有西藥快, 但是中藥的調理方法可以免去西藥帶來的副作用的危害。 很多人會想要選擇快速降血壓的方法而忽略了其帶來的附加性的危害, 對身體造成更加多的不必要的危害。 高血壓的患者們可以選擇中藥治療法, 以調理的方法慢慢讓血壓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