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糖茶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Tánɡ Chá Pāo

【別名】色果策爾瑪買巴(藏名)。

【來源】為虎耳草種植物糖茶藨的莖枝的內層皮或果實。 5、6月割取莖枝, 刮去外層皮, 剝取內層皮, 曬乾。 9~10月採收成熟果實, 曬乾。

【原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高2~4米。 小枝暗紅褐色, 光滑。 葉互生;掌狀分裂, 通常5裂, 邊緣有大小不齊的鋸齒, 基部心形, 上面深綠色, 被白色小刺毛, 下面灰綠色, 通常有膿毛, 葉脈掌狀;具柄。 總狀花序於葉腋橫出, 有小花十餘朵, 淡黃綠色, 花柱與雄蕊等長。 漿果紅色, 頂端有1宿存花萼;內藏黑色種子2粒。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林中。 分佈山西、陝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澀, 平。

【功能主治】解毒。 治肝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3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