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膠囊類的藥物不可倒出來吞服

平時我們吃藥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 我們的藥都是各種各樣的, 有片劑的, 有丸劑的, 還有膠囊型的, 在服藥的時候, 由於膠囊型的個頭較大, 有的人可能不習慣吞咽這麼大的物體, 所以會自作主張把膠囊打開, 倒出裡面的粉劑直接沖服下去。 可是你知道嗎?這個藥之所以要做成膠囊而不是做成片劑的原因?

膠囊可以掩蓋藥物的苦味, 消除病人在服用時的口感不適。 某些藥物在胃中易被破壞或者對胃有較強的刺激性, 所以做成膠囊後確保能直達鹼性的十二指腸內才溶解。 如把這種膠囊剝開吞服, 會降低甚至失去藥效, 並增加對胃的刺激性, 引起胃出血。 而且膠囊內的藥物都有規定的劑量, 剝開後很容易損失藥粉, 不利於治療。 還有一些膠囊是緩釋型的, 必須完整地吞服, 才能達到緩釋的目的。

其實如果是個人情況比較特殊, 吞服膠囊有困難的, 完全可以和醫生更換更適合的劑型, 比如顆粒或者糖漿等。 還有人認為膠囊不溶解于水, 服下後不但影響發揮藥效, 而且會聚積在胃裡或腸裡, 甚至黏附在胃壁和腸壁上, 其實這些都是想當然的結論。 人體的體溫在37度, 而胃液是酸性的, 腸液則偏鹼性,
胃腸又是不斷蠕動的, 所以, 人體光是平躺著, 膠囊也會自動被送到小腸。

膠囊的正角吞服方法是取一杯溫度適中的溫水, 先喝一口潤潤喉嚨和食管, 然後把膠囊含入再用水送服, 接著將水再喝2-3口, 確保把膠囊送入了胃內。 專家要特別提醒的是,
不先潤潤喉嚨和食管, 直接吞服的話, 可能膠囊上面的明膠吸水後附著在食管上, 局部濃度過高, 危害食管, 造成黏膜損傷甚至潰瘍。

直到“皮革做膠囊”事件被曝光後, 不少市民擔心, 自己平時吃的膠囊是否也有潛在危險, 所以使得有些市民無奈地開始去殼服粉。
因此, 專家提醒, 市民在服用前最好先仔細閱讀說明書。 對於一些普通製劑的膠囊藥物, 可以剝開服用, 但是要防止服用時被嗆咳。 而緩釋、控釋以及腸溶性膠囊, 則不宜將膠囊殼打開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