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服藥姿勢可以提高藥效
使用正確的服藥姿勢可以提高藥效
多數藥片、膠囊:站立或端坐
多數劑型, 尤其是大藥片、膠囊都應採用站立或端坐姿勢。 如果躺著服藥,
刺激食管的藥物:直立姿勢
有些藥物在食管停留, 會引起食管的潰爛, 刺激或灼傷食管黏膜, 甚至引起食管狹窄, 如治療骨質疏鬆的雙膦煙酸類(阿侖膦酸鈉等), 服用後仍須保持上身直立半小時, 且需要飲用足夠的水使藥物進入胃中。 如果臥位服藥, 食管的長軸處於水準位置, 極不利於藥物的通過, 只有一部分藥物進入胃中, 其餘藥物滯留在食管中, 引起食管的潰瘍等。 所以, 服用此類藥物需採用直立姿勢。
某些降壓藥:半臥位
有些藥物服用時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如呱唑嗪、特拉唑嗪等降壓藥。 服用此類藥物半小時左右, 會有頭昏等感覺, 且容易造成體位性低血壓。 若病人採用站立姿勢服用, 容易暈倒。 服這類藥最好採取半臥位姿勢, 同時注意避免喝水送服時嗆咳。
滴耳液:側臥位元
使用滴耳液時需要採用側臥位元姿勢, 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用藥時應病耳向上, 滴藥者將患者耳廓向後下牽拉, 使耳道變直, 然後滴入滴耳液3~5滴, 再輕輕按壓耳屏數次, 使藥液經鼓膜穿孔處進入中耳, 且保持側臥位數分鐘。 用其他姿勢滴耳, 可能導致藥液進入中耳的量較少, 發揮不到應有的效果。
滴鼻液:仰臥位
使用滴鼻液時, 建議採用仰臥垂頭位,
此外, 潰瘍藥服後應靜臥一小時, 並根據潰瘍的不同部位, 採取不同的臥位。 這樣既可減慢藥物排空時間, 延長藥效, 又可減輕對胃黏膜的腐蝕作用, 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