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治病,家長們知道怎麼給寶寶捏脊治病嗎?
捏脊治病其實主要針對的是小兒, 小兒不好帶, 總是愛哭鬧, 吃飯不香, 其實都是身體抵抗力不好, 免疫力地下引起的, 而通過捏脊的方式, 則能改變這些現狀, 讓小兒變得越來越強壯, 但是也有很多家長不瞭解捏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方法, 到底應該怎樣捏脊, 捏脊治病的穴位是哪裡?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瞭解這些問題。
捏脊治病的穴位
捏脊治病主要需要掌握穴位, 如果能夠把指法和穴位掌握到位, 就能夠達到治病的目的, 捏脊是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的方式, 尤其是小兒腸胃不好, 可以採取捏脊的方式來改善。 那麼, 捏脊治病的穴位到底是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的部位。
捏脊療法是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寶寶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撚動的一種中醫治病的方法。 捏脊療法可以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
捏脊的穴位是指“夾脊”穴, 位於腰背部, 當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 後正中線旁0.5寸, 一側17穴, 左右共34穴。
人體背部的正中為督脈, 督脈的兩側均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 督脈和膀胱經是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 通過捏脊療法, 可以疏通經絡, 達到調整臟腑的作用。 文章導讀
小兒捏脊可以治什麼病
1.通過捏脊來刺激人體脊柱兩側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 起到防遺尿、止汗的作用。
2.胃腸疾病孩子脾胃薄弱, 又不知道饑飽, 如果吃了過多高能量的食物, 如油炸食物、甜膩食物、高蛋白食物, 會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響脾胃功能, 形成積滯、厭食;消化不良還可能引起腹瀉;其他感染性腹瀉會遷延變為脾胃虛弱。 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療法來治療。
3.夜啼、睡眠不安。 捏脊療法能調理脾胃, 使之正常運轉。 脾胃功能正常了, 孩子就不會有腹脹、腹痛、胃脘飽脹的現象,
4.肺系疾病孩子反復感冒、咳嗽, 西醫稱為免疫功能低下, 中醫則認為是小兒衛外功能薄弱, 陰陽不調。 捏脊通過刺激督脈和膀胱經, 能調和陰陽, 健脾理肺, 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減少呼吸系統感染的作用。 文章導讀
在家給寶寶捏脊的步驟
1.讓寶寶俯臥于床上, 背部保持平直、放鬆。
2.捏脊的人站在寶寶後方, 兩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
3.食指半屈, 用雙手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 抵在孩子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 向上捏起皮膚, 同時向上撚動。 兩手交替, 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釐米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 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 算做捏脊一遍。
4.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 但每捏3下需將背部皮膚向上提一次。 再重複第一遍的動作兩遍, 共6遍。
5.最後用兩拇指分別自上而下揉按脊柱兩側3~5次。
6.一般每天捏一次、連續7~10天為一療程。 療效出現較晚的寶寶可連續做兩個療程。 文章導讀
給寶寶捏脊要注意事項
1.年齡:捏脊療法適於半歲以上到7歲左右的寶寶。 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 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年齡過大則因為背肌較厚, 不易提起, 穴位點按不到位而影響療效。
2.時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臨睡前進行療效較好。 捏脊前要露出整個背部, 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鬆。
3.時間:每次捏脊時間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溫度:捏脊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5.手法:①開始做時手法宜輕巧,以後逐漸加重,使小兒慢慢適應。 ②要捏撚,不可擰轉。 ③撚動推進時,要直線向前,不可歪斜。
6.禁忌:寶寶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
上面已經詳細給大家介紹了有關捏脊治病,希望大家詳細掌握捏脊治病的穴位,如果家中有不喜歡吃飯的孩子,身體素質不好的孩子,試過很多藥物或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那麼可以嘗試用捏脊治病的方式來改善這種情況,也許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鬆。3.時間:每次捏脊時間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溫度:捏脊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5.手法:①開始做時手法宜輕巧,以後逐漸加重,使小兒慢慢適應。 ②要捏撚,不可擰轉。 ③撚動推進時,要直線向前,不可歪斜。
6.禁忌:寶寶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
上面已經詳細給大家介紹了有關捏脊治病,希望大家詳細掌握捏脊治病的穴位,如果家中有不喜歡吃飯的孩子,身體素質不好的孩子,試過很多藥物或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那麼可以嘗試用捏脊治病的方式來改善這種情況,也許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